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膨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蕭条引起的饥饿状况。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下册

材料二   撒切尔政府(1979—1990年)认为企业国有化的比重过高具有种种弊端,它使部分企业依赖国家投资,养尊处优,失去进取和冒险精神;企业内部机构臃肿,人员过剩,效率低,成本高;产品不适合市场需要;并挤占了私人企业的资金。他们认为,这些是英国工业日趋衰落的根源之一。撒切尔夫人表示,她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市场作用重新成为英国经济的动力。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当然,放并不是说政府就不管了,我们讲的是放管结合。要让政府有更多的精力来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尤其是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我们还要继续去啃“硬骨头”,至于说到什么程度满意,那就是正确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摘编自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是什么,这一改变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归纳撒切尔政府认为企业国有化的比重过高所存在的弊端。对此,撤切尔夫人认为应怎样解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哪次大会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对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认识。
2020-10-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普通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 .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外交战线捷报频传。从20世纪50年代打破封锁到70年代与主要大国缓和关系再到改革开放后全面融入世界,一个和平崛起的负责任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吸引了四面入方的国家元首和领导人络绎不绝地来访。北京成了国际交往的一个枢纽。中国再一次进入国际大家庭,这次不再是一个虚弱的丰封建车殖民地国家,而是一个地位优越、备受尊敬的大国。”

请结合所学知识,并参照所给示例,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再次进入国际大家庭"并成为“地位优越、备受尊敬的大国”的历程。(要求:除示例外,论述另外两个时段,列举史实,归纳作用,证明观点。)
示例:改革开放后,我国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国际或地区组织。作为当今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已成为国际大家庭中备受尊重的大国
2020-12-2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2017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绘画、建筑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同时也包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通过研究它们可以获取历史知识。

依据上述三幅图片,概括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并进行分析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层次清晰,语言规范,表述完整)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政治制度,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英国在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海外殖民,在国内实行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经济政策,在农村进行大规模圈地运动,为城市工业发展准备了大量可供雇佣的“自由”劳动力。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培养了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应用提供了技能经验和人才条件;同时,自然科学的进步,特别是⋯⋯近代科学的发展,为机器的发明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摘编自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时间 内容国别

电力
1866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德国
19世纪70年代 电力成为新能源
19世纪八九十年代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

内燃机交通工具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诞生德国
19世纪80年代本茨制成内燃机驱动汽车德国
19世纪90年代狄塞尔制成柴油机德国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美国

通讯手段
 19世纪30年代有线电报开发成功美国
19世纪70年代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美国
19世纪90年代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意大利
化学工业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瑞典
19世纪80年代 从煤炭中提取出卤、苯、人造染料

材料三 工业革命在1790年至1850年间改善大多数人民的物质生活了吗?历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辩论。被称为“悲观派”的历史学家,起草了令人生畏的诉状来攻击工业革命:包括工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手工业者地位的改变,儿童的境遇等等。被称为“乐观派”的历史学家,则针对以上这些指责作了强有力的辩护,工业革命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口提供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并给予他们以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克莱顿·罗伯茨等著《英国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针对材料三中两派历史学家的争论,任选一派的观点,或自拟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5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用以下关键词高度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民族复兴大业上的不朽功绩:“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艰辛探索”“拨乱反正”“继往开来”。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关键词,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合理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6 . 体育活动在辽宁省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末以来,辽宁体育注入了新的内容。

辽宁近代体育大事摘要(19061933

1906年,在奉天万泉公园西侧修建了省内第一座公共体育场。

1914年,在举办的两届全国性运动会上,辽宁地区无人参加。

1919年,海城县翁广寿、邢壮观代表中国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第四届远东运动会。

1924年,郭松龄创办了“奉天体育专科学校”。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当时执政东北的张学良将军积极推进新文化,提倡“强身强国”、“强国强种”,重视在学校开展体育运动。

1929年,东北大学开设了体育专修科。

1929年,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上,辽宁代表队共取得30个冠军,破8项全国纪录。

1930年,第四届民国运动会上,辽宁男子田径以绝对优势,从100米到1000米的竞赛项目,除800米获第二名外,其余各项均为第一名。

1928年到1931年,沈阳相继举办了东北三省联合运动会、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东四省运动会和中日田径对抗赛、中日德国国际运动会。东北大学还派出篮球、足球队赴日参加比赛。

1932年,辽宁选手刘长春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成为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

1932年,在张学良将军的支持下,东北体育界人士和社会名流在北平的东北大学成立了“东北体育协进会”,协进会的主要工作是团结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亡,组织运动队日常训练和参加华北及全国运动会等大型体育竞赛;主要目的是呼吁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不忘收复东北失地,抵御外侮。

1933年,第五届民国运动会上,刘长春再创100米、200米两项全国纪录,其中百米纪录在中国保持了25年。

——摘编自《辽宁省志体育志》等


从材料中概括一项有关辽宁体育的信息,并简要分析。(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0-11-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选科新题型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材料二   古代及近代孔子形象的变化

春秋战国汉唐宋至明清维新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
矮化正统化僵化西化丑化
被嘲笑为“若丧家之犬”司马迁赞誉孔子为“素王”:唐代被封为“文宣王”被称为一位只会“存 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被称为“穿西装的孔子”有人提出“打倒孔家店”:吴虞痛骂孔子为“盗丘

——摘编自张荣明《孔子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十种形象》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任意提取某一时期的孔子形象,说明其原因。(明确写出孔子形象,史论结合说明原因。)
(3)请结合上述有关孔子的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孔子及其思想。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上述三幅图片,概括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并进行分析说明。(要求:主题须符合材料,说明应紧扣主题,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