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教育家高震东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国家才有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杰出的医者

人物简介
汤飞凡(1897﹣1958)著名微生物学家、病毒学家,沙眼衣原体的发现人之一。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195年他首次分离出沙眼农原体,是世界上发现重要病原体的第一个中国人,他对中国的生物制品事业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筹建生物制品机构——中央防疫处和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对国家卫生防疫事业的发展贡献巨大。
钟南山(1936﹣)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和新冠病毒的领军人物,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
李兰娟(1947﹣)感染病(传染病)学家、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承担SARS、手足口病、地震灾后防疫、甲型H1N1等传染病诊治研究任务,尤其在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和新冠病毒研究中取得众多原创性成果,获国内外高度评价,为中国传染病诊治作出了重大贡献。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高震东认识的理解。(要求:观点准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2-03-28更新 | 18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2 . 文明交流与互鉴

材料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2019515日)


结合中外近现代史,从经验与教训的视角,谈一谈你对“文明交流互鉴”的看法。
2022-05-31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时代精神体现于社会精神生活各个领域的历史时代的客观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它集中体现于社会意识形态中的那些代表时代发展潮流,标志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是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崇伦(1927—
2002)
1949年8月入鞍钢轧辊厂当刨工。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车间副主任、鞍钢双革办公室副主任、鞍钢工会筹备组主任等职。他是“一五”计划时期的革新能手,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吴仁宝(1928—
2013)
20世纪80年代初,吴仁宝就提出,华西富了,要看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的诺言。他以一个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非凡胆略和宏大气魄,带领华西人民高举旗帜、开拓进取,走出一条符合华西发展的康庄大道,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示范
钟南山(1936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2020年8月11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

根据材料并选择三个人物中的一位,谈谈你对他所代表的时代精神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4 . “百年大变局”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019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材料一   18世纪晚期,即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的统治已经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到19世纪中期,这种衰退迹象继续发展,中国已经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正是在这样的国内外形势下,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成为影响中外历史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   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通过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抗日战争……第二个更为重要的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发展……

材料三   ……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根本上否定了西方大国实行了几百年的强权政治,是中国为推动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中的平等而重要的成员,中国的命运已经和世界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变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如何理解“鸦片战争是影响中外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百年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演变?
2021-05-0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时间主要事件
11990中国军队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遣5名军事观察员,开启了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历程。
21990年以来中国军队先后与9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了合作与交流。
31999美国、英国、俄罗斯、中国等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组成了二十国集团。
42001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52013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同年提出申办奥运。
62015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简称“亚投行”。
72016中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批准中国加入气候变化《巴黎协定》。
82019中国倡议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
92020华为公司为了协助意大利政府应对严重的新冠病毒疫情,向意大利方面进行了多次物资捐赠和技术援助。
102021中国宣布将再向非洲提供10亿剂新冠疫苗,其中6亿为无偿援助,4亿以中方企业与有关非洲国家联合生产等方式提供。
112021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呼吁各国加强“绿色合作”推动“绿色发展”助力“绿色复苏”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和环境挑战提供中国方案,为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信心和动力。
12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取得圆满成功,展现了中国精神,也为生态改善书写新方案。

——整理自百度百科


任选材料中的三个历史事件,提炼主题,并简要说明。(要求:写出所选历史事件的序号并明确写出主题)
6 . 【习近平的文明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
20195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20214月博鳌亚洲论坛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
2023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中华文明具有五大突出特性: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
根据材料,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提取材料中关于文明的观点并进行论述。(提示:若论述中华文明特性可选择其中一个或者多个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2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科学教育

材料一   中国科学教育发展简表

11867年,江南制造局办机器学堂,讲授物理、化学等课程。此后,格致书院(1876)、中西书院(1881)等新式学校皆设理化等课程,进行科学教育。
21904年“癸卯学制”把物理、化学、植物、动物、矿物、生理、地学等列为教学科目。
3新文化运动中,学者主张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并训练科学方法,“科学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科学化”结合,成为科学教育思潮。
41923年的初中课程中,科学课程占到必修课的40.2%;普通高中课程中文科的科学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23.1%,而理科则高达44.2%。
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自然科学的专门研究人员不超过500人,专门研究机构仅有30多个。
61958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成。“向科学进军”激励了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发展。
71963年,毛泽东提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
8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号召“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
91994年独立科研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分别达到5860个、3000个和11656个。1994年底,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达1865.9万人,是1978年的4.3倍。
101995年国家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提升,2020年已经达到60.2%。
122016年,习近平回信鼓励八一学校学生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2023年,习近平勉励育英学校学生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
13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增至7839.8万人,是1994年的4.2倍,是1978年的18倍。
14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包括: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筝。

——指编自上官云《中国科技实力逐步增强》等

材料二   19912021年中国专利授权数量(单位:万件)

——据《辉煌70年》和《十年伟大飞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划分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阶段并概括阶段特点。谈谈你对当今“科技人才”与“创新型国家”关系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由29个成员国共同发起。论坛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论坛当今的使命,是为亚洲和世界发展凝聚正能量。该论坛每年定期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年会,部分年会主题如下

身份年会主题
2002年新世纪、新挑战、新亚洲:亚洲经济合作与发展
2003年亚洲寻求共赢:合作促进发展
2004年亚洲寻求共赢——一个向世界开放的亚洲
2005年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角色
2006年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机会
2007年亚洲制胜全球经济——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2008年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
2009年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和展望
2010年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2011年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
2012年变革世界中的亚洲:迈向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2013年革新 责任 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
2014年亚洲的新未来:寻找和释放新的发展动力
2015年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
2016年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
2017年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
2018年开放创新的亚洲 繁荣发展的世界
2019年共同命运,共同行动,共同发展
2021年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 合奏一带一路强音
2023年不确定的世界:团结合作迎挑战,开放包容促发展

——摘编自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简报


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主题折射出论坛本身与当今世界的诸多变革与动向,请你结合上述年会主题,自选角度,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而,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应该深刻认识到,过去数十年,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而,实践充分证明,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之路。只要我们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就一定能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

——人民日报2021116日评论员文章《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论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


选取材料中的部分或整体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7-24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长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以来,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新时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任务。某同学参加了学校主题为“讲好长江故事”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笔记一2020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笔记二荆楚文化是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在中华文明早期,湖北以其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特征,逐渐形成了崇尚 自然、富于浪漫想象、人与自然深度和.谐的文化理念:在近代历史变革中,湖北也是长江流域的首倡之地,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在同西方接触过程中,湖北人精研西学,走出长江,勤劳付出,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背景下打造荆楚文化

大品牌的思路与建议》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围绕“讲好长江故事”,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要求:古今不限、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论证有力)
2024-03-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