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发行的邮票(节选)

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
20周年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40周年2枚: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
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与盟军的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受底登陆、攻克柏林
70周年13枚:“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滇西抗战纪念馆


比较两个周年的纪念邮票,指出其中一处的不同,并提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2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举行“美国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学术论坛”系列学术报告会。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白建才教授应邀做了题为《苏联解体30周年:美国的冷战战略与苏联解体》的学术报告:苏联为什么会在1991年解体呢?苏联解体后,各国学术界都开始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几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十月革命“原罪说。这种观点认为,十月革命本身是一个早产的革命。当时俄国还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所以是这场革命搞得太早了,苏维埃共和国最终必然要解体。这是在俄罗斯和西方比较盛行的一种观点。第二种观点是斯大林模式失败说。高度集中的集权统治和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模式最终必然要走向失败。这是第二种比较流行的观点。第三种观点是民族矛盾说。这种观点认为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苏联长期实行大俄罗斯主义和民族同化政策,导致苏联的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到一定的时间,随着那些加盟共和国民族主义的发展,他们要脱离苏联,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第四种观点是帝国必然灭亡说。这种观点认为苏联是一个大帝国。它和历史上所有的帝国一样,由于无限的扩张,背的包袱过重,自身的实力难以承受,最终必然要解体。还有“和平演变说”“美国遏制说”和“历史合力论”等等。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选取一种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9-23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汉书•循吏传》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其治视民如子”,劝民农桑,去末归本,为政勤勉有计谋,“好为民兴利”,尽力使百姓富起来。他亲自指导农耕,常出入于田间,住宿在民家,很少有安闲的时候。“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吏民亲爱信臣,尊他为“召父”。《后汉书•杜诗传》载,杜诗,担任郡功曹(官名)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百姓拿他与以前的召信臣相比,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南阳人为纪念这两位太守,修建了一座“二信守祠”,俗称“父母祠”。“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成为百姓对廉洁奉公、关怀百姓、造福一方的地方的敬称。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解读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关于材料的论题,并就所述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准确概括材料,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庆纪念活动是一种政治仪式,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表2所示是对1950~2009年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同志在国庆节庆典上发表的讲话摘编。

时间演讲者讲话内容
1950周恩来各兄弟民族的代表和文工团这次到北京来参加庆祝国庆节。显示着中国各兄弟民族空前的大团结和中国各民族人民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1953毛泽东我们要和各民族讲团结,不论大的民族还是小的民族都要团……助各少数民族,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整个国家的利益。
1959周恩来压在人民头上的贪污腐化的恶政府消灭了,代之而起的是人民世世代代所梦想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廉洁勤劳的政府。
1963毛泽东我们向全世界一切愿意同我们建立和加强友好关系的国家、政府、党派、团体和个人,表示敬意。
1979叶剑英要依靠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首先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群众真正享有参加管理国家事务和本单位事务的权力。
1984邓小平我们坚决主张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裁减军备……反对一切侵略和霸权主义。我国将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发展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关系。
2009胡锦涛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继续……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摘编自陈金龙《试论国庆纪念的社会功能——以新中国国庆纪念为中心的考察》


围绕材料中某一方面的相关信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信息关联,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5 . 某市纪念馆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设计成就成果展,其中提供了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后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外交工作的图片资料。

根据以上图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为该纪念馆的“外交工作成就成果展”部分撰写设计报告。(包含设计主题、设计目的、图片介绍;要求表述清晰,史论结合)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中苏友好互助条约》签订周恩来修改的《中印两国
总理联合声明中方草案》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材料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外交政策出现了大调整和大突破。这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中美、中日关系先后实现了正常化。改革开放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提出以“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为核心的外交理念。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交往格局更加丰富完整。新中国建交国发展到近180个。

——据齐鹏飞《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外交》

2021年为纪念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某地拟举办“新中国外交成就研讨会”。


请根据上述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拟定一份发言提纲。(要求:明确主题,列出提纲,写明史实,200字左右)
7 .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发布。以下是某纪念馆关于“五一”口号部分内容的展板:

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展板内容撰写--份解说词。(要求:解说全面,语言流畅,表述成文。)
8 . 恰同学少年:进步青年与五四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954日,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在中国大地爆发。身处西方思潮涌动和急剧变化的历史时期,许多先进青年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此次运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思想不断成熟,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和中国革命的中坚力量。

五四运动时,毛泽东先后以《湘江评论》》等为平台,支援北京学生。他先后发表《民众的大联合》《社会主义是什么?无政府主义是什么》等文章,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大大地推动和加强了学生运动,推动了知识界、教育文化界走向进步、走向革命。

——摘编自《人民网一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


结合材料,请站在当时的进步青年的立场上,围绕五四运动为《湘江评论》撰写一篇关于“救国之策”的时评。(要求:史实准确,逻辑合理,表达通畅)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的名人众多,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与贡献,给近代中国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人也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加以描述与纪念,如《天下为公——孙中山》《聂耳的“ 新兴音乐” 创作与30年代的中国革命》《徐悲鸿与他的法国老师们》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名人及其所处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中国近代某一名人,自拟一个能反映其所处时代或个人特征的书名, 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1-02-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1921年10月10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某一回革命。(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清楚,条理清晰,层次 分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