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3 道试题

1 . 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主要新兴国家在抵御金融危机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与发展潜力。据统计,“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与巴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009年和2010年都高达50%。这反映了(     

A.新兴国家确立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B.新兴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作用突出
C.新兴国家的崛起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
D.西方保护主义逆转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2024-04-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工业革命的迅猛扩展B.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C.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D.殖民地被瓜分完毕
2024-04-0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3 . 西欧中古中后期,国王给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证,使其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从而削弱了割据势力。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到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成为国王统治机构中的重要成员,教士不再是文官的唯一来源。由此可见,这些城市的发展(     

A.有利于王权的加强B.冲破了教会的精神桎梏
C.强化了贵族的特权D.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2024-04-01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4 . 解放战争时期上海英文刊物《密勒氏评论报》认为:“(中国)内战战场的真正分界,是在这样两种不同的地区中间:一种是农民给自己种地,另一种是农民给地主种地”,这“不但决定国共两党的前途,而且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减租减息巩固了抗日根据地B.国民党不能代表广大民众切身利益
C.长征实现了红军战略大转移D.土地改革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拥护
2024-04-0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5 . 据统计,1912至1919年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新增资本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原因是(     

A.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B.帝国主义扩大对华商品倾销
C.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D.一战爆发欧洲列强无睱东顾
2024-04-0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6 . 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道:“赵秀才消息灵,一知道革命党已在夜间进城,便将辫子盘在顶上……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由此可知(     

A.文学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B.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D.辛亥革命对思想观念影响甚微
2024-04-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7 . 明朝设置内阁和清朝设置军机处都是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君主专制由此达到高峰。二者的共同特征有(     

A.主要职能是控制各省军权B.为监察宰相而设立
C.适应了皇帝处理政务的需要D.属于中枢秘书机构
2024-04-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8 . 东晋南朝时期、唐后期五代及南宋,是江南经济逐渐赶超北方地区的三个重要时期。这三个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均田制的全面推广B.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
2024-04-0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1950—1952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

出口商品构成

进口商品构成

工矿产品

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1950

9.3%

90.7%

87.2%

12.8%

1951

14%

86%

83.1%

16.9%

1952

17.9%

82.1%

90.6%

9.4%

A.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性
C.仍然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农业国D.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大幅增长
2024-03-31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
10 . 西周时期,周王分封宗亲、功臣时须举行盛大的仪式。先要“授土”,保证分封的各国占据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继而“授民”,所授民众主要包括封国的重要职官、殷民旧族以及土地上的原住民;还要赏赐“彝器”,以供日常宗庙祭祀之用。这种做法(     
A.加强了周王的统治地B.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C.体现了西周的礼仪制度D.有助于郡县制的推行
2024-03-31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