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老舍的著名话剧《花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有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2019-06-12更新 | 5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8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2.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多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D.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 .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钢铁业
B.采矿业
C.纺织业
D.面粉业
6 . 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中说:“不能直接凭热情,而要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靠个人利益,靠同个人利益的结合,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邓小平也曾在1978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革命是在个人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以下政策中充分体现重视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的有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合作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8-06-19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合格考练习题
7 . 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成功探索。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
A.提出“拨乱反正”
B.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C.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矛盾
D.明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8 . 张汉林教授在《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与改革》中说:“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斯大林的背叛者。但无论如何,他对斯大林模式从理论到实践都进行了一次冲击。”赫鲁晓夫改革
A.捍卫了斯大林的威望,巩固了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B.不彻底,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C.扩大农业集体经济的自主权,工业上推行物质利益刺激原则
D.增加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否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2018-04-0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2018届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同步练习
9 . 1965年,奉行“戴高乐主义”的法国政府宣布将其所持美元向美国政府兑换黄金,并于1967年6月退出美国为限制外国政府以美元兑换黄金而建立的“黄金总库”。这体现了
A.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B.资本主义阵营的解体
C.布雷顿森林体系受到挑战
D.美元霸权地位的丧失
10 . 有学者指出:“孟子对于农商一例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这位学者认为
A.孟子主张农商平等
B.中国古代长期奉行孟子的经济思想
C.重农抑商政策始于战国时期
D.商鞅变法不利于农业生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