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成渝铁路原为清末川汉铁路成都至重庆段,辛亥革命后被长期搁置,直到四川解放时仍寸轨未铺,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6月开工建设。仅历时两年即于1952年7月1日全线建成通车,成渝铁路的通车
A.改变了中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B.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
C.得益于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展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2 . 19世纪中期的英国可见到这样的历史场景:劳工阶层的廉价晚餐从猪蹄变成了新鲜的鱼,南部海滨度假区也常见从伦敦而来进行一日游的穷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工人运动取得阶段性成果B.民主政治完善推动社会福利
C.交通技术进步方便了生活D.工业化进程缩减了贫富差距
3 . 晚清时期出现了一类企业,在企业中,一方面,政府官员掌握企业的决策权与人事权,“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另一方面,商人承担企业的管理责任与经营风险,但是“商得若干之利,官亦取若干之息”,这类企业的出现说明
A.官府利用商人发展近代企业B.重农抑商政策终结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D.官僚资本日益膨胀
2021-12-03更新 | 33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4 . 名画《撒丹纳巴勒斯之死》色彩极为饱和、明亮,画面以红、褐等几种色彩为主调,既表现出华丽炫目的感觉,又展现出触目惊心的残忍气氛,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与这一作品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B.让·弗朗索瓦·米勒《扶锄的男子》
C.雅克·路易·大卫《马拉之死》D.胡安·格里斯《山丘前的窗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国共合作的大方向确立后,共产国际希望国共两党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并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效忠新三民主义,而国民党也表示只可接受这一合作方式。对此,中共内部的反对之声四起,大多数同志都极不赞成这一主张。国共两党争论的焦点是
A.国共两党合作方式B.革命领导权的归属
C.共产党的政治地位D.两党立党信念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诗歌创作在唐朝进入了黄金时代。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而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有时凄婉悲怆。据此可知
A.文学作品可以直接证史B.唐诗风格各异类型众多
C.唐诗真实再现社会全景D.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2021-09-29更新 | 772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暨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研究中常以人口的增加作为衡量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指标。试观察下面的上海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分析1900一1950年间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根本原因是
A.《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B.新中国成立为上海经济发展创造必要前提
C.“一五”计划实行。促进了重工业的快速发展D.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春秋时期,贵族卿大夫对“礼”进行改造,“威仪”和“礼”逐渐分立,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他们并不看重“礼”的威仪方面的内容,更注重“礼”所具有的社会规范作用。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B.贵族群体的内部分化
C.诸侯争霸的政治局面D.礼制政治效用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在罗马法中,从旧式诉讼到最高裁判官的诉讼行为,都是根据诉讼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进行的,整个诉讼阶段(包括开始、进行和终止),都必须以通过当事人合意为准,直到选定承审法官也非经被告同意不可。法官对于诉讼的解决,不过处于仲载人的地位,如果当事人不达成合意,诉讼活动就无法进行下去。材料反映了罗马法的诉讼原则是
A.严格形式主义B.不干涉C.公开审判D.不告不理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946年,中央决定从1965年起用10至15年时间,在纵深地区(即“三线地区”,重点在西南、西北)建设起一个以国防工业为中心、工农业结合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后方工业基地。它是在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美国出兵越南、中苏关系恶化、中印关系紧张等),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战略大调整。

1964年至1980年,国家在三线地区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40%左右的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贵州、川东山区、川中平原、汉中、秦岭北麓等地区。三线建设并不都是沿海工业内迁,还新建有如重钢、攀钢、酒钢为中心的三大冶金工业基地,长庆油田、六盘水煤炭工业等能源基地,以及大量配套的铁路公路(如成昆、湘黔、襄渝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

经过全面三线建设,到 1978年,中西部工业已占全国的40. 28%,其中西部重工业在1965年时已接近东部水平。1980年以后三线建设进入调整时期。

——摘编自王晓林《论三线建设对我国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归纳“三线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评价“三线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决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