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不论大小局、厂…它们的开办费和常年经费,全由官款拨充,制造出来…大部分直接拨给湘军、淮军和沿海各省使用,小部分由各省以协饷等名目调换或计价购买,经费都实报实销……”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洋务产品可以实现自足B.镇压太平军耗费巨大
C.晚清官营企业具有封建性D.说明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大会宣言指出:“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能停。…今后宜更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自策自鞭,自励自勉,踊跃慷慨,贡献于国家,使国家得借吾人血汗一洗百年之奇耻。“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捐钱捐物是南洋华侨支援抗战的重要方式
②“总会”号召南洋华侨投身于太平洋战争
③抗日战争已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
④中华儿女展现出无坚不摧的凝聚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6-15更新 | 3953次组卷 | 4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3 . 北宋初年,占城稻传入中国福建地区,宋真宗因江淮两浙地区遇旱少水,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并命张贴榜文“……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稍)小,不择地而生。”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北宋对外贸易以农业为主B.张贴榜文的可能是地方通判
C.经济重心南移到福建一带D.北宋政府对南方农业的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38年7月18日,蒋介石日记云:“鄱阳湖与庐山自宋明以来皆为我民族复兴最后胜利之地。……今次与日寇在鄱阳湖决战,若果得胜利,则为基督在冥冥之中保佑中华复兴之效也。”对于材料信息,解读有误的是
①陆九渊、王守仁都在庐山白鹿洞书院讲学
②这篇日记写于广州、武汉失守之后
③此决战是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④此决战是枣宜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1-05-12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浙江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5 . 自古以来,中国王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与西北边疆,现在又增加了来自东南海疆的新威胁,并且海外可能成为失败的政治势力的基地。对于新王朝来说,这个新问题尤为敏感。材料
A.描述了重农抑商的必要性B.分析了君主专制的反动性
C.解读了小农经济的合理性D.阐述了禁海方略的必要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