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1919年、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对“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的期待,简述“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2 . 1919年、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大事记

——1949年(部分)

1948.09—1949.01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简析“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用一句话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
3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31次组卷 | 40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1922-1938年的部分大事年表,该表反映的主题是(     
时间事件
1922年墨索里尼进军罗马,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日本军人制造兵变,法西斯控制政权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A.民族解放运动的持续高涨B.经济大危机的后果及影响
C.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疯狂扩张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2023-01-03更新 | 179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选考物理方向)
5 . 表为二战后世界大事年表(部分)。根据表格,任选一个角度提出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1945年签署《联合国宪章》
1947年关贸总协定建立,中国是创始国之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52年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1955年日本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196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与互联网出现
1970年绿色和平组织建立,以“保护地球、环境及其各种生物的安全及持续性发展”为使命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
1981年艾滋病被发现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中共十四大召开
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
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第二年1月1日开始运作
1997年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6 . 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间重大历史事件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840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C.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2019-06-03更新 | 466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3-2014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二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国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并简析其影响。

8 .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在16—19世纪中叶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的地位步步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最大的剥削者。下表所列为英国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事件。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562年英国的非洲奴隶贸易开始
1583年英国开始在北美殖民
1600年伦敦商人开始组建东印度公司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后期三次英荷战争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742年英国与西班牙发生贸易战争
1825年斯蒂芬孙的蒸汽机车运行成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材料二“二战”后,世界经济的演进路线,是由解决了欧洲欠美国债务的盟国间的金融协定所决定的。针对这些协定的谈判,将冲突从战场上转移到了外交家的会议室里。盟国与轴心国之间此前的角逐让位于盟国彼此之间的竞赛。而美国则从这场竞赛中胜出。

——【美】迈克尔•赫德森《金融帝国:美国金融霸权的来源和基础》

材料三任何国家和民族在追求自身发展时,若一直忽视甚至无视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存在,则不仅危害自己,更要殃及全人类

——贺金瑞《全球化与交往实践》

(1)结合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英国历史大事年表”补充三件大事。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演进中是如何胜出的。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和美国确立各自经济地位主要方式的不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界掀起了关于清末预备立宪的学术争鸣。一部分学者认为,立宪改革是清廷当权的顽固派在历史发展大势所趋和人民群众强烈要求威逼之下,被迫无奈采取的想从君主专制改变为君主立宪制的从上而下的应变对策和拖延时局的专制改良措施,其落后性与反动性自不待言。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清末预备立宪在国内外形势的压力下促成,旨在巩固统治,确保君权、抵制革命。然而,其政治改革和举措却导致了清末政治权威的理性化,政治功能的专门化以及民众政治参与的初步形成,这一明显的变化,无疑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有相当的进步性。
清末预备立宪大事年表
1905年
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清政府朝野上下普遍认为立宪战胜专制。同年,清政府派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1906年
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设立考察政治馆,进行立宪的准备工作,规定各省筹备设立谘议局,中央筹备设立资政院。
1907年
将考察政治馆改建为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办事机构。
1908年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大纲》仿德日宪法,共23条,其中君上大权14条,规定君权至高无上;臣民的权利和义务9条,规定臣民享有财产、言论、集会、结社等各项自由。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献。
1909年
各省选举产生谘议局作为地方议政机构,议员由地方上层人士组成。谘议局每年开会一次,会期40天,有权讨论本省事务并咨询督抚,以及选举本省参加资政院的议员。
1910年
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开会,各地代表198人,会期长达100天。议题包括速开国会案,速设内阁案、著作权律案、报律案、剪辫易服案等20多件。议员们讨论颇为热烈,争论也颇为激烈,会场时有鼓掌声和嘘声。
1911年
建立责任内阁,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7人,故又称“皇族内阁”。武昌起义爆发后,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请结合上表及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清末预备立宪的认识。 (要求:围绕清末预备立宪运动展开,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