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社会也像个体一样,应被看作是以这样方式进化的有机体。这一理论被人用于支持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和政治上的保守主义,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是成功的标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的观点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一起来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深深的震撼:原来人类社会竟然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其实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世界。因为我们人类有终极关怀,我们同情弱者,我们会注意保持多种元素的平衡与和谐。达尔文的进化论一定阶段是有道理、有积极意义,但放弃他则是一个更高级的境界。

——余秋雨《历史的脸谱》

材料三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界。因为我们人类有终极关怀,我们同情弱者,我们会注意保持多种元素的平衡与和谐。达尔文的“进化论”,在一定阶段是有道理、有积极意义的,但放弃它则是一个更高级的境界。

——摘自余秋雨的博客


(1)根据材料和所学,叙述进化论诞生以来产生的影响。
(2)进化论让人们懂得“原来人类社会是以个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结合西方和中国近代发展历程,分别从政治、经济角度论述这一观点。
(3)材料三中“放弃它则是一个更高级境界”。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角度谈谈,现代的人类是怎样逐渐“放弃”这个原则的?
2020-09-1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9届高三高考命题比赛历史试题6

2 . 材料一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   数字澳门


材料四   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爱诗》(2011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大陆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大陆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发展?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就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
2019-09-21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天水甘谷四中2018-2019学年高二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3 . 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各关税吏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如何确立福利制度?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材料三1950年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3)依据材料三归纳出苏联在发展国民经济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原因和最终导致的社会后果。

材料四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9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4)指出材料四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说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

(5)综上,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