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2023-11-23更新 | 864次组卷 | 203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历史上的“大一统”发生了几次巨大的变化。以下仅举两例。第一是周秦之变。东周“大夫僭诸侯,诸侯僭天子,天子过天道”。诸子百家思考的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回归一个稳定的政治秩序。孔子用“礼”维护了社会整合的基本纽带,培养了大一统文明担纲者“士”,用“史”凸显了审判罪恶的特有方式,萃取了礼乐文明的基本价值“仁”。老子强调“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治大国若烹小鲜”“以天下心为心”“以无私成其私”。法家擅于君权的运作,主张严刑峻法。秦朝建立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编户齐民、车同轨、书同文,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交通、文字大一统,构建了中华文明大一统的基本框架。但是秦朝的文化整合没有做好,这个任务留给了汉朝,董仲舒构建了天下——天子——天命的神学系统。汉武帝“推明孔氏、表彰六经”,巩固了大一统。第二是唐宋之变。汉朝之后,儒家经典成为选官依据,手抄成本较高。豪族投资文化,建立起累世经学甚至累世公卿。但豪族士大夫祖尚浮虚,不堪重任。李唐一族“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华颓废之躯”而崛起。但如何瓦解豪族势力?如何真正大一统?这是科举制度建立的逻辑,也开启了中国的平民时代。但唐宋世风也面临了一个新问题:佛教的兴盛,士大夫崇尚虚无主义,以至于“儒门淡薄难收拾,天下英才归释氏”。宋代世大夫寻找的答案一是“祛邪”,重振礼义廉耻;二是“扶正”,学习佛教精密的形而上学体系,建立儒家生活方式的哲学基础。

中华文明之所以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过流的文明,是因为文明的内核有一个政治的外壳来守护,那就是“大一统”的传统。

——节选自李勇刚《中华文化要义——大一统》


(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周秦之变与唐宋之变本质区别,并概括先秦诸子的应对之道。
(2)如何理解“中华文明之所以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过流的文明,是因为文明的内核有一个政治的外壳来守护,那就是‘大一统’的传统”这一观点,并用史实说明。
2021-01-2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三十到五十年代,中国近代新式学校教育兴起。外国传教士在广州、香港、上海、福州等地开办教会学校,开有《圣经》、四书、算术、地理、历史、科学、生物等课。清政府开办的新学堂,首推京师同文馆,是一所文理综合的专门学堂……民国时期,高等考试之分科,有外交官、领事官、教育、卫生、财务、行政人员、司法官、监狱官、律师、西医师等。

——据冯天瑜《中华文化》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新式学校教育兴起的原因。与材料一相比,近代教育有哪些新发展?
2021-01-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


——李思孟《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哪些特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些特质的原因。
2021-01-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黄帝四经》是“黄老学”的代表作。下表为《黄帝四经》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
《道原》是故上道高而不可察……万物莫之能令
《经法·道法》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
《经法·君正》省苛事,节赋敛,毋夺民时,治之安也
《十大经·观》春夏为德,秋冬为刑,先德后刑以养生

A.黄老学是以儒家为其内核的思想流派B.黄老学反对道家“清静无为”的主张
C.黄老学为秦统一和以法治国奠定基础D.黄老学体现了对诸子百家的吸收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62年,马克思重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他说,“达尔文在动植物界中重新认识了他自己的英国社会及其分工、竞争、开辟新市场、‘发明’以及马尔萨斯的‘生存斗争’”。据此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
A.生物进化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
B.生存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C.达尔文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
D.生物进化论是达尔文时代社会的一个折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美国商会等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2019年及未来4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可能每年减少640亿至910亿美元,约占总额的0.3%-0.5%。如果美国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征收25%关税,未来1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累计减少1.万亿美元。这表明(     
A.全球化就是美国化,美国在全球化浪潮中无所不能B.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
C.全球化浪潮中,中国居主导地位D.遏制中国,美国就能发展
2020-11-2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气候危机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的全球问题,对气候危机的关注和解决事关全人类的前途和未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气候变化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经济的脆弱性在气候冲击下更是暴露无遗。通过对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发现,气温的降低会显著增加社会不稳定程度,且具有长期的持续效应……在温暖期,中国经济繁荣,民族统一,国家昌盛;寒冷期,气候剧变引起经济衰退,游牧民族南侵,农民起义,国家分裂,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等。

——[美]布雷特.辛斯基:《气候变迁和中国历史》

材料二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可以改变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导致缺水国家为争夺水源而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由于气候变暖有可能影响甚至改变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及分布结构,粮食富足国家和缺粮国家之间也面临发生冲突的危险。全球变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小岛国和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面临被海水淹没的威胁,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势必导致大批环境难民涌入邻近国家,贫困、失业、犯罪等社会问题就会连锁产生,甚至成为恐怖主义滋生的条件,使原本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出现紧张局势。全球气候资源分布并不均匀.大部分发达国家地处中纬度温带地区,气候条件相对优越,其经济发展对气候的敏感性较低。广大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气候条件相对较差,其经济发展对气候的敏感性较强。

材料三   1997年,在日本古都京都举行的一次旨在强调环境问题的会议上,来自187个国家的代表一致同意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开始生效。树立了到2012年发达国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术与交流(1750年至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气候变迁对古代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气候变化会给当今国际社会带来哪些影响。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社会为何要签订《京都议定书》?
2020-11-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英国实行“炮舰政策”,即以海军的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迫使全世界为英国的商品打开门户。“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材料二   二战之后,美国的政治家和商业领袖想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在他们的推动下,取消了阻碍跨国自由贸易的限制性贸易惯例,而推动无限制全球贸易的工具是由23个非共产主义国家在1947年签署的。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   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习近平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讲话选编》(2017年出版发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强制推行自由贸易的经济根源和目的。自1500年起,到20世纪初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指出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概括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有哪些?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建立国际贸易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工具”指的是什么?在这一“工具”的基础之上,20世纪90年代建立了哪一国际组织
(3)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当今世界经济治理的认识。
2020-11-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反映的主题可以概括为(     
A.欧洲工人运动溯源B.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
C.普法战争原因探析D.国际共产主义发展历程
2020-11-24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