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9 道试题
1 . 城市是国家的缩影,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下图是描述中国某座城市的一部史话的目录剪影 (节选),据此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上海B.武汉C.广州D.南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天津开埠后火灾频发,1906年鞋商文成斋等致函津商会及巡警局,请求设立天津救火水会,辅助巡警局救火队。得到批准后,众商会分担经费,订立救火章程,划定救火地界,引进最新式救火机车,并在城区各街道装设了自来水龙头。天津火灾损失骤减。这说明当时天津
A.由民间来主导救灾活动B.城市治理有了一些突破
C.解决了城市发展的困局D.政府的权威被不断削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晚清外交重臣伍廷芳主持修订的《中墨通商条约)中规定:领事必有认准文凭,方能视事,如办事不合,违背地方条例,可将文凭收回;遗照欧美通例,凡侨居他国人民遇有控告案件均归地方官审断。据此可知,伍廷芳
A.敢于质疑晚清条约的合法性B.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具有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观念D.积极探索中外交往的新模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角力”活动。它起源于周代的“讲武”习俗。《礼记·月令》中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到了战国时期,“角力”由单纯的搏击技巧训练变为宣扬武威、展示军事实力的“讲武之礼”,各国通过演武场面的宏大,两国选手比赛的胜负来达到耀武扬威的目的。这种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A.周王注重军事训练,出兵讨伐诸侯B.以车战为主,身体对抗性强
C.兼并战争频繁,人们推崇强悍武力D.法家思想已在各国推广实行
2020-06-14更新 | 371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自文成而后,学者盛谈玄虚,遍天下皆禅学”,而明代学者高攀龙曾言“事即是学,学即是事,无事外之学,学外之事也。然学者苟能随事察,明辨的确,处处事事合理,物物所得,便是尽性之学。”材料表明
A.批判君主专制是社会主流B.出现了批判空谈误国的学风
C.明代学术思想自由开放D.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二   宋朝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根源在于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显著提高。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 生产率提高使人口的相应增长成为可能,而人口增长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还增加了贸易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逾百张”繁阜喧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
(3)材料三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原因。
2020-06-1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十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联考历史试题
7 . 美国媒体称“冷战后的‘单极时刻’总归是转瞬即逝的,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的超级优势地位已经消失,一种可以称为‘后极’的奇特世界秩序已经出现。”对“后极”解读最合理的是
A.动荡成为世界形势的主流B.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
C.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强化D.大国均势的世界秩序形成
8 . 读下表,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1937~1942年西北工业发展情况表
年代工厂占全国比重资本占全国比重工人占全国比重
1937年19家0.48%305.2万元0.820 705787人1.26%
1942年546家20.56%16 931万元8.8%33074人13.7%

A.抗战促进西北工业发展B.国民政府主动调整工业布局
C.西北成为我国近代工业重心D.中国近代工业布局趋于平衡
9 . 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关系现象的出现,实质上反映了(  )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C.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成就辉煌。下列图片反映的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④②①③B.①③②④C.③②④①D.②③④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