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根据光绪年间官员的档案数据统计,在4498个历史人物的信息中,具有捐纳经历的官员人数达到2674人,占总数的59.45%,形成了所谓的近代新兴官僚阶层。他们大多有商业背景,熟悉洋务,主要代表人物有伍廷芳、徐天麟等。据此可知,清末捐纳制度的实施
A.是科举制被废除的主要原因B.客观上利于中国的政治近代化
C.是清廷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 D.解决了清政府严重的财政危机
2020-10-01更新 | 1522次组卷 | 28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见下表
1570—1579年28.5万两
1580—1589年88.9万两
1590—1599年70.3万两
1600—1609年104.1万两
1610—1619年103.7万两

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A.手工业生产水平得到较大进步B.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日益显现D.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活力
3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
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3-12-20更新 | 167次组卷 | 52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人类社会的商贸活动最初只是地方性行为,后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拜占庭帝国金币在中国出土数量很多。下图是在中国北魏墓葬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491518年)的金币。



(1)材料一可以用于佐证什么历史现象?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材料三   1870年、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占比

年份国家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7022%8%13%①10%
191315%11%13%8%4%

注:①为1872年数据

——根据[德]库钦斯基著,陈东旭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编制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数据变化的原因及结果。

材料四   考虑到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在推动亚洲经济体持续增长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应对未来金融危机和其他外部冲击的能力;

认识到基础设施发展在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推进亚洲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

确信作为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银行的成立将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的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形成互补,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同意成立银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2015629日)


(3)依据材料四,分析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背景和目的。
2022-02-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表11978--2018年中国经济数据(单位:亿元)

据上表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经济发展得益于加入世贺D.工农业生产比例出现失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根据下表所列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A.精耕细作继续发展B.人口优势逐步显现出来
C.生产关系发生剧变D.农副产品实现了商品化
2021-04-1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1958~1963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其中20世纪60年代初数据变化表明当时
年份占GDP比重(%)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5834.137.028.9
195926.142.830.5
196023.444.532.1
196136.231.931.9
196239.431.329.3
196340.333.026.7

A.国民经济“八字”调整方针的卓有成效B.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型已基本完成
C.以工业化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得以贯彻D.中苏关系破裂导致中国工业发展停滞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乾盛世”一说始于何时?根据史料记载,这一说法最早可追溯到康熙五十二年,当时康熙帝以“恩诏”的形式宣布,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也是时人最早的关于对自身所处时代的评定。乾隆帝曾也宣称:“比年以来西域大奏肤功,国家势当全盛”,“方今国家全盛,府库充盈”……“盛世”“全盛”等词汇经常在清朝臣民之口出现,并在乾隆时期的社会舆论中逐渐形成“盛世”意识。“康乾盛世”的这种历史记忆逐渐成型,也被文人学士广泛接受,记载下来并流传至今。

——李强、徐康宁、魏巍《“康乾盛世”真的存在吗?——基于经济数据测算的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乾盛世”一说是如何形成的?

材料二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的康乾盛世,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盛世。在这一时期,经济得到显著发展,全国耕地面积增加。据统计,1661年全国耕地面积5493576顷,1685年增加到6078430顷,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已达7807290顷。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据档案记载,1678年户部存银仅333万余两,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7894万余两。顺治年间全国人口仅为1000多万,到乾隆末年达3亿。

——摘编自邱树森等《新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以给乾隆祝寿为名出使中国。他们在中国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强制征来拉纤的民夫“好些半光着身子的人,看上去缺乏营养,疲劳衰弱不堪”。在清王朝“一条确立的顺从原则,足以抹杀、消除人性的一切尊严”。

——摘编自【法】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清代“康乾盛世”。
2021-01-17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19世纪晚期中国近代工业企业资本构成比例表(%)
资本国家资本借贷资本买办和官僚资本商人资本
所占比例43.44%11.38%18.34%26.84%

表是19世纪晚期中国近代工业企业资本构成比例的统计。据表可知,当时(     
A.列强加大对华资本输出B.政府是工业化的主导力量
C.企业资本构成渐趋合理D.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2023-01-0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