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83 道试题
1 . 晚清的铁路修建。

材料一   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修建了一条长约600米的小铁路,向清朝官员和百姓展示铁路的便利,这是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条铁路,……对比杜兰德热情高涨的推广,观众相当不领情,京城百姓对小铁路的反应是“诧所未闻,骇为妖物”。不久,步兵衙门就以担心引起骚乱为由把小铁路拆除了。

——田吉舷《中国铁路百年》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侵占我国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国侵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而且不仅俄国想侵占西北,英国同样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己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否则中国将面临更加紧迫的局面。

——摘编自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小铁路被拆除的原因。
(2)分析材料二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概括李鸿章力主修建铁路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晚清的铁路修建?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从甲午战败割让台湾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光复,日本侵略者窃据台湾长达(     
A.30年B.40年C.50年D.60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爱国华侨谢缵泰于1898年创作的《时局图》,可知(     

A.中国完全沦为西方的殖民地B.中国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C.国家主权开始丧失D.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
2024-03-04更新 | 38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从“觉醒”到“复兴”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无数先驱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艰辛的探索。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新气象。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道路。


(1)鸦片战争后,先行者逐渐觉醒,探索国家出路。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时间轴

(2)综合上述材料,以下对先行者的探索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
A.经历了从个体到群体的过程B.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的运动
C.实现从器物到制度的探索D.解决了近代中国根本问题
(3)归纳以下三幅图片,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新气象,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并从空间上归纳三幅图的特征。

图片一:1919.6 上海工人罢工       图片二:陈望道《共产党宣言》翻译(在上海出版)


图片三:1920《中国共产党宣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实现了民族复兴。将下列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任选其二,简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开辟了革命和建设的新道路。
       
A. 开国大典(油画)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报》
C.井冈山会师(油画)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2024-02-2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5 . 循迹历史古城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景观,也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场所。某校历史社团举办了一场“循迹历史古城”的体验活动

活动准备:四幅历史古城图片



A 雅典卫城(照片)   B长安城(平面图)C廷巴克图城外的沙漠商队(版画) D 君士坦丁堡古城(复原图)
(1)活动一:请将上述古城在下列地图中进行空间定位。(填写字母)

(2)活动二:同学们以老胶片形式呈现了古城场景片段。依据设定的身份体验多元的古城文明
你是位法学家,国王查士丁尼召集你去编纂法典,该法典是《______
你是位士人,在长安大雁塔进士题名碑上搜寻自己的名字,是因为你参加了______考试
你是一位商人,走在廷巴克图的必经之路上,看到很多商队来往于途,说明该城市是重要的______中心
你是一位雅典公民,正在出席公民大会, 讨论城邦大政方针,这种由多数公民掌握政权的政治形式被称为______

活动三:社团成员翻阅《中华文明传真》时,看到了下面一段话:有许多外国人居住在长安……有波斯、阿拉伯的商人,印度僧侣,日本、新罗的留学生和 学问僧。在长安的外国人可能达到十万以上。在朝廷任职的外国人也为数不少。


(3)根据上述材料,向同学们介绍古城长安的主要特征。
2024-02-2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6 . 苏伊士运河回眸

2021年3月,一辆超大型货船在苏伊士运河上发生事故,导致运河堵塞,使得苏伊士运河再一次被世人广泛讨论。

(1)历史上有很多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请在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其中两个(     )(双选, 选对得满分,部分选得部分分,多选不得分)
A.罗马帝国B.俄罗斯帝国C.印加帝国D.阿拉伯帝国
(2)在苏伊士运河开辟前,绕过非洲南端的航路开辟于(     
A.9—10世纪B.12—13世纪C.15—16世纪D.17—18世纪
(3)将下列内容与序号关联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雅尔塔体系       E. 第二次工业革命       F. 帝国主义

(4)英国前首相曾宣称“大英帝国未受外界压力下,自愿放弃对臣服民族的统治,将自由归还于他们。”这一说法是否能解释英国自愿放弃对运河区的统治,根据图表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史论一致,逻辑清晰)。
2024-02-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7 . “二世即位”之谜

2016年,湖南益阳兔子山出土了一批秦竹简,其上记载的内容引发了史学界关于“二世即位”是“即位”还是“篡位”的激烈争论。

材料A:前 209 年,始皇帝薨,举国哀悼,朕(即胡亥)奉诏即位。

——改译自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材料B:前 212 年,始皇坑儒,皇长子扶苏上谏,始皇怒而放其去上郡监军。前 210 年,始皇病重,召扶苏回京,令未发即病逝。李斯胡亥改诏赐死扶苏,篡位。

——改译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C:按当时的传统,皇太子一般不出京,不担任军中职务,而扶苏出京担任监军,这就 是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篡位一说不尽可信。

——吕思勉《秦汉史》(1944)

(1)以上三个材料,属于传世文献的是______,属于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的是______,属于后世学者著述的是______。(填编号)
(2)根据材料,完成下列时间轴。

(3)判断上述材料分别属于“即位说”还是“篡位说”。
材料一:______;材料二:______; 材料三: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二世即位”之谜?请说明理由。
2024-02-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耕作时间B.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C.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2024-01-31更新 | 180次组卷 | 192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2024-01-25更新 | 123次组卷 | 133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B.郡守C.县令D.刺史
2023-08-11更新 | 187次组卷 | 23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