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在唐朝,中国沿海的各港口中挤满了各种船舶,唐朝人将这些远涉重洋而来的船舶称作“波斯舶”“师子舶”或者是“婆罗门舶”等。由此可知唐朝
A.帝国统治疆域辽阔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崇外社会风气盛行D.海外贸易居于主导地位
2 . 汉景帝时,朝廷把秦时17岁傅籍,即男子正式成为征发徭役对象的制度,改为20岁始傅籍;诏令诸侯王丧葬,包括开掘墓坊、修治陵墓及送葬等事,征用民役不得超过300人。这些做法(     )
A.消除了秦朝制度影响B.促进了小农经济产生
C.践行了与民休息政策D.削弱了诸侯割据势力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A.存在大量戍边军民B.生产方式受中原影响
C.耕作方式日益完善D.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
2021-11-09更新 | 1095次组卷 | 2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
A.先秦文献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
C.考古发掘的重要性D.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
2021-11-09更新 | 1332次组卷 | 4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9世纪七八十年代,江南制造总局编印的《(西国近事汇编》逐周汇述各国重要时事,其中还以大量的篇幅介绍过1871年的巴黎公社西方的工人运动,还有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和美国的“康密尼党"(共产主义者)。这一现象
A.适应了中国救亡图存的需要B.反映了国人世界观念的变化
C.促进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D.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特征
6 . 学者谢和耐说:“11-13世纪期间,在政治社会或生活诸领域中没有一处不表现出较先前时代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在政治上的重要表现是
A.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B.多个民族政权并立
C.学者冲破汉唐儒学束缚D.文人学士型官僚政治形成
2021-11-09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当今考古学也已证明了五帝后期的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下列选项中能够作为实证依据的是
①陕西临潼姜寨发掘的五个大家族组成的聚落(遗址)
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关天皇地皇泰皇的称谓
③良渚遗址发掘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④东夷文化中蛋壳陶高柄杯及用玉用鼎的礼制规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08更新 | 710次组卷 | 1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唐太宗亲眼目睹隋朝的兴亡,认识到了农民阶级对君主专制统治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并调整统治政策,以民为本,轻徭薄赋、休养生息;还时时以“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诫。唐太宗此举
A.消除了既有社会矛盾B.体现了儒家仁政思想
C.践行了道家无为主张D.推行了法家治国学说
9 . 汉武帝即位后,在经济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新举措,如改革币值,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插手商业贸易,平抑物价;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等。上述举措本质上反映了
A.汉初经济凋敝的现实B.儒家仁政思想的要求
C.统一国家发展的需要D.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元世祖时,派姚天福为山北辽东道按察使,姚天福组织人兴修水利和教授农田种植方法。元仁宗时,派徐善卿为沙井路(在新疆天山北)总管府判官,徐善卿劝教居民力田耕稼,又设学校加以教育。这些举措
A.平衡了边疆与内地的经济利益B.有助于增强边疆与中央的联系
C.增强了地方上行省的经济实力D.是对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