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民国时期,西餐在沿海大城市广为流行,吃西餐的不只是上流社会的富豪,许多公司职员、报馆记者也都成了上海沙利文、北京其士林之类中档西餐馆的常客,由此可知
A.通商口岸更易接受西方文化B.中国饮食习俗变化巨大
C.制度变革推动社会习俗变化D.新文化运动影响巨大
2 .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一份文件中指出,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等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这是我国当时
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B.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D.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的需要
3 . 作为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强调个人可以通过虔诚的信仰直接面对上帝,以恢复人的尊严和自主性;加尔文则主张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人类生存的意义在于为上帝的荣耀和权威服务,“上帝不是为了人存在,而人却是为了上帝而存在”。据此可知,他们
A.对宗教和信仰的看法存在根本分歧B.颠覆了对人与上帝关系的传统观念
C.促进宗教改革运动范围进一步扩大D.否定了天主教会和圣礼存在的意义
4 .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后,获得土地的农民“没有人敬神,菩萨都烧了,许多农民家里以前供奉的‘天地君亲师’,现在都换以‘马克思及诸革命先烈精神’”。这反映了土地革命
A.导致农村传统文化发生根本变革B.促进了农民阶级与先进思想的结合
C.推动了革命根据地农业生产发展D.动摇了农村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
5 . 下表是《战后日本生产增长和就业增长比较简表》(人数:千人指数:1975年为100)。这表明了二战后日本
A.国家失业人口逐渐增多B.奉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
C.经济结构调整效果显著D.大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
2021-08-22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届高三8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初,面临与外国轮船公司的激烈竞争。总办唐廷枢认为轮船招商局有三大优势:一有漕米装运:二是招商局经费、栈房、轮船用度、驳船扛力均比外商轮船公司节省;三由本国人揽本国货物,容易取信。这三大优势
A.表明轮船招商局有政治体制保障B.说明民族工业发展均得到政府支持
C.有助于打破外商对航运业的垄断D.反映“实业救国”已成为国人共识
7 . 春秋早期,晋国连年灾荒,向具有姻亲关系的秦国提出购买粮食的请求。秦国大夫丕豹主张趁机攻晋,而大夫百里奚认为“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力主援助晋国。最终,秦穆公表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决定输粟于晋。这说明当时
A.宗法血缘关系占有重要地位B.诸侯国之间争霸斗争激烈
C.救灾扶助符合基本道德观念D.孔孟的民本观念影响深远
8 . 19世纪中叶,在波兰、匈牙利等国家逐渐形成“民族乐派”。他们重视挖掘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把民间音乐素材引入歌剧、交响乐等大型音乐作品中,借以激发本国人民反抗封建压迫和外族统治,演出往往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这反映了当时东欧地区
A.保守复古思想倾向加剧B.民族解放和民主运动高涨
C.古典主义成为音乐主流D.引领欧洲音乐艺术的风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后期,江南“近镇人家多业机杼,间有业田者,田事皆雇西头人为之”;在江南城镇从事工商业的人口数量约为640万,占全国从事工商业总人口数的32%,到清中期时增至约1346万,占总人口的37.4%;而同期欧洲从事工商业人口大约占总人口数的10%。这说明当时
A.雇佣关系在江南发展迅速B.经济格局的重大调整
C.江南出现早期工业化特征D.区域间贸易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秦汉时期,皇帝常派使者巡视地方郡县,调查政令执行情况,观察官吏治迹,了解民情民意,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国自上而下的行政巡视制度。据此可知,巡视制度
A.有利于提高行政监察力度B.旨在保障国家边防安全
C.有效根除了地方割据势力D.被后世继承并长期沿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