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5 道试题
1 . 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关中、中原两大经济区的人口急剧减少,北方士民纷纷背井离乡,举家南迁。此后南方许多荒原变成肥田沃野,荆扬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了谷仓地带,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三熟之稻”。这说明当时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造成了南方人多地少的矛盾B.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
C.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D.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1-10-20更新 | 45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历史变式题
2 . 1957年初,美国国防部与负责可口可乐广告营销的“杰米·汉迪”公司签订合约。该公司很.快策划出一套系列宣传片,名为“为自由而战”。宣传片的主题涵盖挑战(共产主义)、宗教、经济秩序、教育、公民、社会秩序、法律和规则等多个领域。这表明
A.美国借助广告推销本国产品B.美国借助商品渗透冷战思维
C.美苏间意识形态外交白热化D.冷战对峙完全渗入民众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有学者在评论科举制度时认为“前代选举之权,操之郡县,士有可举之材,而郡县不举,士固无如之何……而今之取人,令投牒自举(举子只要递上个人名片即可考试)。”材料旨在强调科举制度
A.打破了特权阶层的垄断B.强化了政权的专制特色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保证了选举的公平公正
4 . 自由欧洲电台一档针对捷克斯洛伐克听众的《广播医生》节目,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国家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药品。据统计,在1954年9月—1955年8月这段时间里,电台共收到了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93封听众来信,其中有35封是要求获得医疗建议或药品,甚至包括直接从医院发往电台的求助咨询问诊电报,一时之间,自由欧洲电台俨然成了一所专业医疗机构。自由欧洲电台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缓和国际紧张局势B.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C.宣扬西方国家的优越性D.进行“和平演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指出:“即使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还是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因而也仍然应该是这样的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这一论断
A.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
B.标志毛泽东思想理论上的成熟
C.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2021-07-02更新 | 727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丙卷地区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文龙,兴化军(今福建莆田)人,出身于名宦世家,其前辈都是富有正义感和民族感的官僚。1268年,陈文龙状元及第,御笔赐名“文龙”。1271年,襄阳失守(襄阳为南宋国门户),陈文龙因上疏痛责丞相贾似道隐匿军情、用人不当,遭弹劾并贬官抚州。抚州任上,陈文龙居官廉正,治民宽恕,严惩不法之徒,深受百姓欢迎。看到家乡渠塘年久失修,陈文龙不顾身处逆境,发动民众疏浚,使10多万亩田园受益,便利了水运和城乡物资交流。1274年,元军大举南下,宋廷决定重新起用陈文龙为参知政事。陈文龙倾尽家财招募兵勇组成民军备战。福州、泉州守将叛降后,陈文龙固守孤垒,竖起“生为宋臣,死为宋鬼”的大旗。被俘后,面对敌人凌辱,陈文龙指着自己的肚子说:“此皆节义文章也,(汝曹)何相逼耶?”陈文龙通过绝食抗争,最终哀拗悲绝卒于杭州岳庙中。后人为纪念民族英雄陈文龙,在莆田、福州等地建有庙宇。

——摘编自萧忠生《南宋忠烈陈文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文龙成为宋代名臣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陈文龙的品格。
2021-06-16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丙卷地区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62月,印军在实际控制线附近大规模军事演习,有5万印军被调往中国藏南地区。为了防止印军进一步蚕食,中国把军队派到实控线中方一侧与印军对峙。1986年底,印度将非法侵占的中国藏南升格为“邦”。19874月,印军在桑多洛河谷地区建立了直接威胁中国军队哨所的尖兵哨。印军熟悉地形,装备有大量运输机和作战直升机,可提供给养、支持地面攻击。印度国内的鹰派言论已被煽动起来,舆论频频向中国发难。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表示,如果印度坚持在边界沿线进行侵略性刺探,中国将不得不做出反应。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认为,从地缘政治和后勤方面考虑,无论胜负,同中国开战都是得不偿失的。拉吉夫·甘地在一次群众集会上说,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报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两国之间制造误解和紧张。198812月,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1993年,两国签订了协定,协定中引入了“平等互利”的安全原则,以确保实际控制线两侧的和平。至此,这场边境危机终告化解。

——摘编自张加军《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第二次中印战争几乎爆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的结果及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各级卫生防疫机构。公共卫生服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用社会组织手段替代高成本、高技术的专业性投入,走专业机构防治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道路。1985年,卫生服务收费放开。通过市场获取资金来拓展服务内容、范围。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性提高的同时,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随之凸显。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行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防疫向疾病防控的转变。2003年以后,中国公共卫生改革的步伐大大加速。公共卫生的改革方向重回公益性和公平性的道路上来。财政对公共卫生投入加大,公共卫生机构通过市场化的技术服务收入比重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国家相继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法规。

——摘编自胡兴强、任军《中国公共卫生服务发展与改革历程》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卫生服务改革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我国卫生服务改革的原因。
2021-06-16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丙卷地区2021届高三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20世纪50-60年代,许多新兴国家把美苏两大集团对峙视为造成世界局势紧张和冲突的重要原因,他们坚决反对由少数大国主宰世界的命运,强烈要求改变这种极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据此可知,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A.彻底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B.有力冲击了两极世界格局
C.标志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成D.利于新兴国家综合国力提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近代西方自由主义者强调自由对于个人本身的意义,认为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而严复的关注却不在于此,他注意的是自由外在的工具价值,关心的是自由对于国家、民族的意义。这反映出
A.自由主义认识受社会环境影响
B.国家自由要高于公民个人自由
C.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严复弥补西方自由主义之不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