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02 道试题
1 .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代宗即着手重建国子监,并颁布诏书称:“其诸道节度、观察、都防御等使,朕之腹心,久镇方面,眷其子弟……恐干戈之后,学校尚微,僻居远方,无所咨禀,负经来学,宜集京师”。虽天灾、战乱不止,唐政府仍给予国子监大量财政支持。唐代宗这一举措(     
A.旨在利用儒学维护社会秩序稳定B.体现了政府恢复教育的强烈愿望
C.适应了中央集权强化的现实需要D.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引言将国王视为上帝“授权”的尊严的“神命之君”和“承蒙上帝恩典”来统治的君主,视为“忠顺臣民谏议”的吸纳者,贵族、教会封建特权的恩赐者与庇护者。该学者认为《大宪章》(     
A.冲击了封建贵族的特权B.标志着等级君主制的形成
C.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D.刺激了教权和王权的分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面为巴黎公社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初步探索。由此可知,巴黎公社的探索(       

颁布法令,规定把反动政府的一切动产和不动产交由国家管制。

铲除阶级统治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结束资本对劳动者的奴役和剥削。

国家政权掌握在人民手中,人民在真实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基础上,选出他们信任的勤务员代表他们治理国家。

掌握教育领导权,铲除旧式教育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枷锁。

A.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特点B.凝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智慧
C.秉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D.体现了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甘蔗被带到了新世界。17世纪40年代以后,英国殖民者在蔗糖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开始发展大型蔗糖种植园,这种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导致巴巴多斯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种植园主为获得稳定的劳动力供应,开始大批进口黑人奴隶,为更好地管理黑奴,巴巴多斯议会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案,通过限制逃亡、暴力合法和确定黑奴不动产的方法,从而建立了黑人奴隶制。

随着甘蔗种植获得的高额利润的诱惑,所有英属、法属岛屿都不可避免地遵循巴巴多斯的模式,逐步从欧洲的白人农民社会转向以黑奴为基础的种植园社会。欧洲人在美洲建立起近代黑人奴隶制,而其源头便在巴巴多斯。蔗糖不仅对欧洲人在西印度的殖民模式有革命性的影响,而且对非洲黑人造成了严重的苦难,也成为日后白人种族主义的起源。

材料二   巴巴多斯共和国,简称巴巴多斯(Barbados),位于东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最东端。面积大约431平方公里,人口28.8万(2021年),其中90%以上为黑人后裔,2%为欧洲移民后裔。

16世纪前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居住地。

1518年,西班牙人登岛,10余年后葡萄牙帝国入侵。

1624年,英国将巴巴多斯岛划为殖民地。

1627年,英国设总督管辖,并从西非贩来大批黑奴开辟种植园。

1834年,英国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

1958年,加入西印度联邦(西印度联邦于1962年5月解散)。

1961年10月,实现内部自治。

1966年11月30日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2021年11月30日,巴巴多斯取消英国女王的国家元首地位,宣布改制为共和国,迎来有史以来第一位总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巴巴多斯为代表的殖民地在17世纪以后蔗糖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巴多斯人口构成结构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
2023-06-02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列宁把巴黎公社的主要历史经验归纳为“摧毁官僚军事国家机器”,并代之以“更完全的民主”“国家官更成为不过是执行我们委托的工作人员”,是“负有责任的、可以撤换的而且是领取普通薪金的监工和会计”。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B.推翻了法国资产阶级的统治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体现了新型政权建设的尝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到1960年间,罗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核战争观。他认为核战争的爆发不仅会造成人类的大量伤亡,还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造成核污染。罗素认为美苏双方若发生核战争,必然会给整个人类世界带来无穷的苦难和不可估量的危害。由此,他积极投身于反对核战争的研究,认为核战争爆发的根源在于美苏之间的敌视与对立。

——摘编自谢佛荣等《罗素核战争观的正义分析》

材料二   罗素认为核战争可以得到有效防范。美苏双方裁减军备,给世界带来了非常积极的信号;同时,人类可以创立一个有别于国际联盟或联合国的新的国际权力机构;还可以改变现在的教育方式,通过教育让大家学会把自己国家外的所有国家和人民都看成合作者不是竞争者,教会大家和平相处。这些都有助于防范核战争爆发。

——摘编自谢佛荣等《罗素核战争观的正义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素积极研究核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素防范核战争的策略。
2023-01-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观天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在天文观测的过程中,注意到季节的规律性变化。古巴比伦人将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60天,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及秋分。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共12个月,每月30天。为了使太阳运行和尼罗河泛滥吻合,他们在第12月月末加上5天。在古印度,一年曾被划分成雨季、冬季、夏季,共12个月。中国商代的历法已经有平闰年之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古希腊人对古埃及的历法进行修正,在每4年后加上一天,从而产生了儒略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历史上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天气变化的过程并尝试预测天气。上古时期,人们用占卜预测气象,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气预报”。后来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人们反复总结形成了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气象常识,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1856年,法国政府建立起气象观测网,并将观测资料集中起来进行分析,绘制天气图,率先开始了天气预报业务。1950年代末,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显著提升。1973年,在英国成立了由30余个国家支持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它以.提供10天准确的全球中期天气预报和6个月的季节预报而闻名世界。

——摘编自夏洪星《漫谈天气预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天文观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类气象预测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民族交融的特点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加快统一进程,在统一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华夏族逐渐形成
秦汉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之中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融合
魏晋南北朝由于民族迁徙和改革,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杂居,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
隋唐政府实行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一视同仁,各民族间的交融在稳定统一的环境下达到另一个高峰
宋元北方少数民族仿照中原王朝建立政权,并长期与两宋形成对峙局面;蒙古族入主中原王朝。这一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长期共居,民族融合规模空前
明清明确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将中央对边疆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逐渐确定下来,
对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与巩固起到重要作用
解读表格,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辛勤齐操作,笑声彻屋梁。旁有一巨室,女工共百人。小袄红似花,头巾白若银。少女体轻盈,纺绩辛且勤。又复善歌唱,妙音胜夜莺。……场中供酒饭,饮食皆于是。又有一广厅,五十修剪工。各自施妙技,天衣真无缝。又有八十人,将呢加浆洗。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杆制匠,将呢折成匹。

——1597年英国的一首歌谣

材料二   我们来到曼彻斯特……天空弥漫着迷雾,地上笼罩着油烟。工厂一间接着一间,展现着肮脏的砖墙,光秃的门面和没有护窗板的窗户,活像……巨大的牢狱。……那里成千上万的工人在瓦斯灯光下,在机器震耳的隆隆声中,寂然排成行列,一年到头日夜在机械地开动着这庞然大物的机器。……他们的衣服都很肮脏,许多孩子都是光着脚,面目瘦削而带愁容。……多么阴森的街啊!通过敞开的窗户,可以看见一些地下贫民窟又黑又湿,一大群肮脏孩子坐在门槛上呼吸街上恶劣的空气,但是,这比他们家里的空气要好得多。

——1861年法国文史派代表人物伊波利特·泰恩在英国所见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传达了哪些历史信息?请运用材料中的细节和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2)简要指出利用以上史料进行历史探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023-01-0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10 . 如表说明(     
新中国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统计的国营经济在全国经济中的占比情况(部分项目)
经济项目全国工业
固定资产
全国大型
工业产值
全国生产
资料生产
发电
原煤
产量
生铁
产量
钢产
水泥
产量
棉纱
产量
国营经济占比80.7%41.3%48%58%68%92%97%68%53%

A.全力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大规模开展没收官僚资本工作D.促进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发展
2023-01-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