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下图分别是出土于辽宁辽阳、陕西咸阳和福建崇安的西汉时期的大铁铧、装有鐴土的铁铧和铁耙。这些文物可用于说明西汉(       
A.南北方经济平衡发展B.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铁矿开采技术的进步D.冶炼生铁技术的开创
2023-11-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海I号”发现于1987年,是一条满载各类货物的南宋沉船,到201912月为止,经过统计文物总量达到18万件以上。以下是部分文物简介。

船载货物为陶瓷和金属两大类,陶瓷器为数最多。从器型来看,一般为碗、盘、碟、壶、盅、瓶、盒、罐等,主要是福建德化窑、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三大窑口的产品,其中不乏精品。如,德化窑青白釉刻花鼓钉纹四系兽纽盖罐,造型精巧,在东南亚发现较多,可能用作盛放香料或药物,也有可能用作祭祀容器。歙石雕瓶纹砚,墨池近似高脚杯形状,脚杯底部呈现出“鸡冠花”形状的纹饰。专家分析,这个砚台具有红海地区阿拉伯文化的特征。

此外,还出水铜钱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南宋高宗时期的绍兴元宝。也有很多生活用品,如石雕观音、佛像、铜镜、秤杆、木梳、砚台、木锤之类等。

——摘编自林唐欧《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南海I号”》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南海I号”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
(2)“南海一号”在诸如船主身份、当时船上生活如何、木质船为何长年不腐等方面仍存在谜团。如果继续深入研究,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3 . 考古研究显示,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均有大量的宋币出土。如图所示为截至1959年东非出土的古钱币中中国钱币的占比情况。这反映出(     
A.宋钱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B.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臻于鼎盛
C.宋代实现了与东非双向直航D.宋代商品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4 . 据考古资料统计,春秋时期的铁器出土地点有27处,多集中于齐、晋、秦、楚、吴等国;战国时期的铁器出土地点约有331处,涉及今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5个县(市、区)。由此可知,战国时期(     
A.个体小农经济发展迅速B.各诸侯国经济平衡发展
C.铁制工具使用区域扩大D.冶铁业成为主要手工业
2023-04-17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第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有同学探究南宋初期沉船“南海I号”是否到过广州,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贾耽记录了从广州经过南中国海、印度洋至波斯湾的“广州通海夷道”。

——据《新唐书·地理志》

材料二宋代对船舶的出入管理极严,如往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经商的船舶,必须在广州口岸发舶;往朝鲜、日本的船舶,则必须在明州(宁波)发舶。泉州在宋初未设市舶司时,其商船出海贸易亦须前来广州发舶。

——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州市志》

材料三朝廷要求(广州)市舶司及港口所在地方官员对到来的蕃汉商人热情迎送,海舶初到之时有“阅货宴”,停靠港口住舶期间提供酒食,离开时还要设宴张乐欢送。招待用酒来自地方官府所设的公使酒库所酿造的公使酒。

——据《宋史》

材料四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整理宋代地层和遗迹出土的陶瓷器时,发现大批肩部刻印字款或纹饰的酱釉大罐,与“南海I号”沉船和佛山南海奇石窑出土同类陶罐高度一致。通过考古类型学对比研究和实验室科技检测证实,这些酱釉罐都只能产自今佛山市南海区的奇石窑和文头岭窑。这批釉罐质地粗糙较为低廉,多属于酒水类盛储器等船上生活实用器,不是简单的外销商品。

——《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和“南海I号”沉船出土酱釉器产地分析》


(1)有同学根据上述材料,认为“南海I号”到过广州,请你谈谈理由。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3)除上述材料之外,要确证“南海I号”到过广州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