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1 . 下图是 1885年英国画家创作的漫画。图中左边的“妇女”象征英国,右边肥胖的“男孩”象征德国。“男孩”餐盘中已经有了非洲的纳米比亚,又继续将手伸向东方的新几内亚。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贪吃的男孩》
A.大国争夺霸权矛盾尖锐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欧洲民族主义情绪高涨D.传统国际法体系被颠覆
2 . 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对移民进行文化测验的法案。雷蒙德·O·埃文斯就此事创作了漫画《美国城墙》(见下图)。该漫画反映出(       

A.美国存在排外主义倾向B.欧亚移民的文化水平较为落后
C.移民涌入阻碍美国发展D.美国科技落后急需高科技人才
3 . 图所示为晚清时期的一幅时政漫画,围墙上分别写着“西洋”“东洋”,蝴蝶的翅膀上下写着“留学”二字,右侧题有唐代诗人王驾的名句“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漫画的创作背景最可能是(       
   
A.八国联军侵入中国B.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C.民主革命潮流勃兴D.清廷废除科举制度
2023-07-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英国画家伯纳德·帕特里奇1935年7月发表的漫画。画面中象征英国的约翰牛艰难地推着国联这辆小车上坡,代表日本和德国的两只麻袋均掉落地上,代表意大利的麻袋悬在边缘,摇摇欲坠。该图反映出(       

A.德意结成了轴心国同盟B.世界和平稳定面临威胁
C.凡尔赛体系的土崩瓦解D.英国霸权地位得到加强
5 . 图是1901年美国杂志刊登的漫画《难以孵化的巨蛋》。这反映当时西方列强认为(       
A.“中国是一块肥肉,不咽不快”B.“瓜分中国一事,实为下策”
C.“中国是沉睡的狮子,不要吵醒”D.“中国是一艘头等战舰,破烂不堪”
6 . 下图为1914年马星驰创作的漫画《寒蝉仗马之变相》。该漫画将肃政厅和平政院分别描绘成天冷时的蝉和皇宫仪仗队中被驯服的马匹。下列对该漫画解读合理的是(       

注:肃政厅和平政院是袁世凯政府于1914年建立的,负责纠弹行政官吏的违宪违纪行为
A.折射出民主政治发展的艰难B.反映了近代监察体制的建立
C.旨在揭示袁世凯的复辟阴谋D.体现了行政权力划分的混乱
7 . 1933年8月11日,《红色中华》刊文《欢送兴国模范师全体加入红军开赴前线消灭敌人》,并在文中配上了赵品三的漫画《整师整师的加入到红军中去》。这一现象(     
A.彰显了苏维埃政权较强的动员能力B.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已成为全党共识
C.突出了广大民众对战略转移的支持D.保障了红军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8 . 下图为法国漫画《拿破仑的头,蛇的身体》,漫画还附有作者的注解:“这是条非洲的巨蛇,身下是他的军队。在法国,他把自己的真身掩盖了起来。这种怪物生来就没有血和眼泪”。该漫画意在(     

   

A.谴责对外战争给法国带来灾难B.说明法国大革命赢得非洲支持
C.宣扬欧洲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D.揭露资产阶级统治具有欺骗性
2023-06-27更新 | 11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漫画展示了某场战争的爆发的信息,结合该漫画的内容,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A.军备竞赛和民族主义是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
B.这场战争的影响是战后构建起了雅尔塔体系
C.多种原因彼此交织和共同作用造成战争爆发
D.战争促使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走向瓦解的边缘
2023-10-05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安顺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拿破仑加冕礼”的历史镜像

油画与漫画是不同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作为法国历史上的大事,1804122日的“拿破仑加冕礼”被两者同时选中,创造出不同的历史镜像。

材料一

   

材料二   雅克·路易·大卫,法国人,家境优越。1774年,公费前往罗马接受艺术指导。1780年,当选为美术学院院士,其作品迅速获得国王和贵族喜爱。参加法国大革命并担任拿破仑政府首席画师。

詹姆斯·吉尔雷,英国人,早年在店铺当学徒,收入微薄。18世纪70年代,开始了漫画创作,其作品面向城市中下层市民群体,关注国际局势和社会新闻。1793年,拿破仑占领埃及威胁英国殖民地利益,他创作了嘲讽漫画《争夺粪堆的格斗》。

——摘编自佘文骅《油画与漫画描绘中的 “拿破仑加冕礼”》


(1)提取材料一信息,说明画家对拿破仑加冕所持的不同态度。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态度不同的原因。
2023-07-1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