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9 道试题
1 . 与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者旨在形象地说明清政府
A.为挽救统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B.成为洋人的朝廷,为洋人服务
C.加重税收,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D.统治已经崩溃,沦为殖民地
4 . 图是反映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漫画,图右边是新教,左边是天主教,一本《圣经》就比教皇和教士都重。这幅漫画的寓意是
A.人们在教皇与《圣经》之间难以抉择
B.《圣经》的作用和地位是由教皇决定的
C.《圣经》是人们的最高权威和最高信仰
D.新教战胜了天主教并取得统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观察漫画,从中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B.大危机下的美国经济摇摇欲坠
C.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较大D.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7 . 下图漫画中的人物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的是

A.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
B.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
C.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
D.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
2016-11-29更新 | 393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新四区示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年7月25日《新民报》的漫画

材料二       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内斗必须停止,应当内外有别;为挽救民族危难,人们必须暂时放下分歧,一致对外,共同御敌。大敌当前,危机时刻,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找到了共同的利益交集。全国抗战高潮的形成与发展,为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全面整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摘自王远启《党际互动合作的经典案例——第二次国共合作浅析》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
(2)根据材料二,说明日本侵华对中国民族意识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能够胜利的主要原因。
9 . 1917年俄历2月25日,俄国二月革命爆发,随后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漫画说明
A.美国支持二月革命
B.美国希望俄国推翻临时政府
C.俄美是战时同盟者
D.俄国与美国由对抗转向合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