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果说,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维新派还是披着孔学的外衣去干那“离经叛道”的事业,而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也没有从正面去触动孔学的思想统治,那么,这时的思想家确是第一批自觉地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的光荣战士。“这时的思想家”(     
A.致力于政治革命B.开始睁眼看世界C.普遍“以俄为师”D.发起新文化运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昌起义后六天,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毛泽东在会上发言,他说:“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先生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都是拿枪杆子起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   这是一次带有紧迫性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和他的翻译伍修权也参加了会议。在检讨和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时,博古首先作报告……接着是毛泽东发言,他说,为什么会产生错误的军事路线?是因为错误地估计政治形势,过分夸大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革命力量的发展,忽视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除凯丰外,没有一个人站在博古这一边。

——摘自《杨尚昆回忆录》

(1)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分析“紧急会议”召开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紧迫性的政治局扩大会议”是哪一会议,并概括这次会议给中国革命带来的主要影响。
(3)以上材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有哪些优秀品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而王夫之论及隋炀帝时写到:“聚钱布金银于上者,其民贫,其国危;聚五谷于上者,其民死,其国速亡”。这表明隋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是(     
A.大兴土木,炫耀国威B.君主昏聩,吏治腐败
C.对外征战,穷兵黩武D.国富民穷,基础脆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远古中华》记载,陶寺遗址中大型墓仅占1.3%,中型墓占11.4%,小型墓占87.3%。这些墓在墓葬规模、随葬品数量和精致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别。这表明当时(     
A.阶级分化比较明显B.宗法制度初步形成
C.政治文明趋于成熟D.部落之间战争频繁
5 . 1919年5月,上海《申报》报道:今日午后两点,各校学生五千人入使馆界,执旗书“誓死争青岛”及“卖国贼陆曹章”的字样。后又拥至曹宅,初极文明,警察弹压,激动公愤,有举火烧宅者。该报道所描述的历史事件(     
A.根源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B.拉开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宋代科举制度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恩荫”制度也一直存在。在封建制度下,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称之为“推恩荫补”,是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宋代的“恩荫”(     
A.加剧了冗官现象B.体现了社会公平C.提高了行政效率D.完善了科举制度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1950年6月,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今后三年左右时间内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国家财经状况的根本好转,并做好土地改革、稳定物价、调整工商业、肃清反革命、整党、统一战线、民族、文教等八项工作。这些工作旨在(     
A.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B.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C.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它是中国现存脚本最早的戏剧”“用语为市井语言,所写之事也多为市井琐事,但它的语言,特别是唱词的语言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该文学成就最有可能是(     
A.汉赋B.唐诗C.宋词D.元曲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唐代承南北朝之后,以中国文化为主流,并收纳了北方胡人及外面输入的文化因素。外来人才亦颇有发挥余地,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这表明唐代(     
A.社会开明开放B.科技领先世界C.产生华夏认同D.经济交流频繁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1902年,梁启超发文指出:“拳匪之乱,立东南保护之约,不无小功。然自此以往,外国在南方之权力范围,亦愈确立矣。”梁启超意在强调“东南互保”(     
A.巩固了列强在南方的利益B.有利于东南地区经济发展
C.造成地方势力的不断扩张D.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