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4 道试题
1 . 1953年,美国在联邦德国的美占区投入400万美元改进广播电台设备,每年的广播电台日常运营费用达300万美元,广播电台几乎可以覆盖到民主德国的每一个角落,很多民主德国人甚至把美占区广播电台当作自己的电台。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重视提升联邦德国的科技水平B.加大了对民主德国的援助
C.将心理战作为冷战的重要方式D.强化了对西欧国家的渗透
2022-11-19更新 | 602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湖北A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十二月,“京城河南草场遗火”,侍卫步军副都指挥使命令附近的殿前司虎翼军“以近便营兵救扑之”,而殿前司却以不归统属而要求“当俟诏旨”。由此可知,宋代(     
A.国家治理效能低下B.权力制约严密规范
C.皇权专制空前加强D.内部动乱得到遏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前期形成了"湖广填四川"的历史现象。康熙三年(1664年),新任四川巡抚张德地“舟行竟日”,感叹四川“寂无人声”“寥寥子遗,俨同空谷”。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议准了两个条例,一是“蜀省流寓之民,有开垦田土、纳粮当差者,应准其子弟在川一体考试,著为例";二是"川省荒地甚多,流寓之人,情愿在川居住垦荒者,将地亩永给为业"。期间,如大竹县,"平时家人聚谈或同籍互话,曰'打乡谈',粤人操粤音,楚人操楚语";乐至县,"豫章、楚、闽、粤、黔杂处,或多行其故,俗不能尽同";"每每与四川人争讼,所以四川人深怨湖广之人"。四川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仅有熟田1188350亩,征税银27094两。至雍正二年(1724年)田额为21445616亩,税银为225535两。

——摘编自陈典《论清代“湖广填四川”的政策导向》

材料二   1940年,内迁工厂有449个,技术工人约1.2万人,其分布如表所示。

内地转移工厂数(个)内地转移技术工人数(人)
193819391940193819391940
四川134893115326156417
湖南118401482413216
广西2170554698
陕西20705829480
其他11120028830
总计3041193117939620751

——摘编自【日】石岛纪之《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出台“湖广填四川”政策的主要目的,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四川在抗战时期的地位及其成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约自公元前5世纪后期起,雅典对18—20岁的青年进行集体训练。受训期间,青年人要学习重装步兵的格斗技术,驻防雅典要塞,宣誓把城邦利益置于个人之上,遵从雅典文化传统。经过两年的训练后,青年人要在公民面前展示训练成果,并接受城邦颁发的武装。这表明古代雅典(     
A.推行地区殖民霸权B.集体教育重视培育爱国热情
C.注重传承人文精神D.严格限制公民个人政治权利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1918年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摘编自《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 为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共中央于汉口秘密召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在反对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终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摘编自丁俊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一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之后形成“高潮”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分析其开辟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罗马法中,胎儿或即将出生的婴儿被视为已出生,拥有法定继承权,并以他活着出生为条件。如果胎儿所处的亲等位置只有他一人,下一亲等的宗亲是没有继承机会的;如果还有已经出生的其他人,这一胎儿应和他们共享遗产。这表明罗马法
A.具有开放性和实效性特征B.蕴含了平等和理性的原则
C.注重维护社会的经济秩序D.维护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睡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的同时,还鼓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与开垦。

——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

材料二   19世纪以后,清政府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维持衰退中的国内政治、经济体系,保卫边疆安全的能力逐渐低落,导致面临深刻的边疆危机。对此,清政府通过推行一系列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来“昭示主权”,比如在新疆、台湾等边疆地区设省。日渐减少的财政收入使得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海防大门之后,面临着海疆危机,传统的边疆观不得不进行转变,清政府开始筹办近代海军。但是这些迫于外部压力之下的政策转变,忽略了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清末边疆政策的失误也非常明显。

——摘编自施润棋《清末我国边疆治理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
2022-06-27更新 | 2082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北省名校联盟2023届新高三摸底联考(新高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1年,余所亚在桂林创作漫画《消夏图》,图中人物是国民政府官员的形象。该漫画旨在
A.抨击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的态度B.反映和平建国已成为人心所向
C.昭示中国抗战必将取得最后胜利D.强调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主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殷商统治者认为其权力来自于至上的神一“帝”,因而受到“帝”的庇佑,这种“受命”是“恒常”“不易”的,为此商王尊鬼神而重祭祀。周公提出“天命不常”的思想,认为商因“不敬厥德”而亡,至上的神“天”应是有“德”的,“天佑有德”,因而主张“明德”“慎罚”。这种变化反映出西周
A.以德治国观念深入人心B.民本思想取代天命观
C.王权与神权趋向于背离D.治国理念更注重人事
2022-06-27更新 | 2499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名校联盟2023届新高三摸底联考(新高考)历史试题
10 . 1971年,美国与英、法、苏在柏林签订了《西柏林协定》,保证今后不在西柏林地区使用武力威胁;1973年,美国与苏联讨论了包括欧洲安全、经济合作、人道主义合作等问题,推动了欧安会的顺利召开。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B.美国霸权主义的破产
C.合作共赢成为各国共识D.美苏关系的有限缓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