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早期罗马法规定,债务人不能按期还债,债权人有权将其拘禁、变卖为奴或处死。公元前3世纪时,罗马帝国修订法律,规定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这一变化
A.旨在维护有产者的利益
B.体现了人文意识的增强
C.践行了依法治国的理念
D.确定了保护私产的原则
2 . 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度降低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了战争赔偿计划。造成美国政府对日本政府政策变化的原因是
A.建立良好的盟友关系,缓和与日本的矛盾
B.与苏联争夺对日本的控制权
C.恢复日本经济,利用日本作为“冷战”工具对抗中国和苏联
D.利用日本对抗西欧
2016-11-18更新 | 10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湖北省天门市高三模拟考试(三)文综历史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处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维经斯基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并同北京大学的革命分子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然后他又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并具体帮助陈独秀等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1921年,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建议孙中山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一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得到苏联政府的很大帮助。中苏双方谈判确定苏联帮助中国兴建156个项目,这是“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其中一部分要在“二五”计划期间进行)。对于兴建这些项目,苏方不仅提供贷款,而且从资源勘探、厂址选择,技术设计、机器设备、建筑安装到人员培训、试车投产,都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这是中苏人民友谊史上光辉的一页。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1958年4月7月,苏联领导人向我国提出共同建立长波电台和海军联合舰队的要求,企图从军事上控制中国,理所当然地遭到我国的拒绝。1959年6月,苏联就片面地撕毁中苏双方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际新技术的协定。1959年,赫鲁晓夫参加中国建国十周年庆祝活动,但在与毛泽东会谈中,埋怨中国对台湾的武力政策给苏联“制造了困难”。希望中国公开表示不对台湾使用武力……此后,苏联政府在两国边境屯兵百万,对我国进行军事威胁,并在中国的邻国策动反华活动,甚至公开诉诸武力,武装侵入我珍宝岛,制造流血事件。

——孙友葵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迹评》


材料四:在1989年5月16日的那场中苏会谈上,……邓小平还郑重地阐述了两个问题:一是历史上中国在列强压迫下遭受损害的情况,他毫不客气地历数沙俄时代及斯大林时期侵害中国权益的历史事实,“从鸦片战争起,列强侵略中国得利最大的一个是日本,一个是沙俄,在一定时期一定问题上也包括苏联”。邓小平淡的第二问题是近30年苏联在整个中苏、中蒙边界上加强军事设施,不断增加导弹,包括派军到蒙古,总数达到100万人,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此,比邓小平小27岁的戈尔巴乔夫只能神情专注地听着,“我的年龄比你小,那场争论我们不想对此作出评价,而是指望你来作出评价,我同意你的基本想法。对于不太遥远的往事,我们感到有一定过错和责任……”自此,中苏关系拨云见日,实现了正常化。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拨云见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中俄(苏)两国之间传统友谊的具体表现,并谈谈中俄(苏)两国友谊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2.据材料三,指出中苏两国之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谈谈苏联当时主动改善中苏关系的原因。
4.综合以上所有材料综合,可从中俄关系的发展中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
2016-11-18更新 | 5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1933年,中共中央在《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中提出,“除下层统一战线外,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或能实行上层统一战线”,“与民族资产阶级的某一部分实行统一战线”,“尽可能的造成全民族的(计算到特殊的环境)反帝统一战线”。随后,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对蒋政策发生重大变化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D.中国抗战的艰难性和长期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中国明朝设置内阁,近代英国实行内阁制度。有关两者比较结论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都是制度化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B.两者都造成了国家元首行政权力的消长变化
C.两者体现的政治形态在本质上存在根本区别
D.明朝内阁反映专制统治的加强,英国内阁反映民主政治的发展
6 . 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指出1843年前后中国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货 物单位1843年前的旧税率(%)1843年新税率(%)新税率较旧税率减少的百分数(%)
棉花24.195.5677.02
棉 纱13.385.5658.45
头等白洋布29.936.9575.78
二等白洋布32.536.9578.64
本色洋布20.745.5673.19
斜纹布14.925.5662.73
A.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B.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英国急于打开中国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