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78年邓小平带领中国,开始缔造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萧功秦评述邓小平模式时说:“从根本上说,就是基于人类理性能力的有限性与信息知识的有限性,通过试错反弹来找到通往中国现代化路径的经验主义思想。”这段话体现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
A.“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B.“摸着石头过河”
C.“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D.“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家徐中约说:“使一个国家变的强大与富有,是思想而不是军事强权。为了使人们直接了解西方思想,他翻译了许多重要作品,其中包括:赫胥黎的《天演论》、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即《论自由》)》、孟德斯鸠的《法意》(即论法的精神)等,中国人第一次接触了进化论、自由贸易和政府分权等理论。”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人物是
A.魏源
B.林则徐
C.梁启超
D.严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史家徐中约说:“使一个国家变得强大和富有,是思想而不是军事强权。为了使人民直接了解西方思想,他翻译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其中包括穆勒的《群己权界论》(即《论自由》)、孟德斯鸠的《法意》(即《论法的精神》)等,中国人第一次接触了进化论、自由贸易和政府分权等理论。”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人物是
A.严复
B.康有为
C.梁启超
D.林则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传记学家阿尔森·古留加这样评述西方近代哲学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一方面他将自己感性的生活欲求压缩到如此低微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又把理性的精神探索发挥到了如此的淋漓尽致。他从没有出过远门思考范围却横跨宇宙。”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A.苏格拉底B.莎士比亚C.孟德斯鸠D.康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李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以下对其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A.强调工商皆本B.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D.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6 . 2011年9月18日,农业部委派的专家组现场组织指导对“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的收割、验收工作,此批次的超级杂交稻承担着冲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难关的重任。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A.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早在过渡时期就取得重大突破
B.中国水稻亩产900公斤难关在1958年就已经攻克
C.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
D.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因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已经得到解决
2012-03-07更新 | 4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12月练习历史试卷
7 . 当代学者余英时在评述民国时期某一运动时说:“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以为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是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这段材料所反映的运动,其特点不包括
A.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作用突出
B.把中国近代反儒学运动发展到新阶段
C.其现代化旗帜即“民主”与“科学”
D.对西方文化有了彻底而全面的认识
8 .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它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刻在康德的墓碑上。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宇宙规则与道德法则均不可违背B.宇宙规则与道德法则融为一体
C.体现了18世纪前后人类对新知的追求D.道德定律与宇宙规则都在人心
2010-05-31更新 | 6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苏扬州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