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6 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而不是盲信权威,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哲学认识论上的批判方法。中国的文化常被用来对比和批判欧洲的旧制度和文化。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以及在法国宣传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理由。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阅读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美国宪法把政府分为相互独立的三个部分,并伴之以制衡制度,以防止其中任何一部分明显地高于其它部分。显而易见,这种启示源出于孟德斯鸠的思想。“美国宪法的起草者,从孟德斯鸠书中采取了政府分权的理论,其作品里更穿插着孟德斯鸠书中的句子。”

——摘编自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2)结合所学,说明 1787 年美国宪法的哪些内容体现了孟德斯鸠的理论。

材料三   2018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结合所学列举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取得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2 .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甲骨首次举办“证古泽今——纪念甲骨文发现一百二十周年文化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上发现迄今最古老的文字B.能印证《史记》中夏朝的记载
C.体现中国文化传承与文化自信D.按史料类型分类属于二手史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18年11月,蔡元培在北京大学的集会上首次喊出了“劳工神圣”的口号,李大钊也发表演讲,热情歌颂劳动者的价值;次年,《新青年》等报刊出版纪念劳动节专号,一些专为劳动者创办的刊物出版发行。一时间,“劳工神圣”“劳农神圣”响彻思想界。知识分子此举意在(     
A.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B.为社会变革寻找新的力量
C.讴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D.动员群众参加国民大革命
2022-11-21更新 | 852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井冈山斗争是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开展的,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遭受重大挫折下的一次奋起,可以说,井冈山斗争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次检验,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所坚持的理论和信仰的一次检验。

——摘编自左乐平、王仕国《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九十周年》

材料二   从一九二七年到现在,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在乡村,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然后夺取城市。采取这样一种工作方式的时期现在已经完结。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节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
(2)概括指出材料二的核心主张,并说明提出该主张的依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



(1)根据人物1档案范例,写出人物2和人物3的档案。

材料二   20185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结合所学列举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取得的实践成果。
2021-07-13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毛泽东于1949年6月30日撰写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文中指出,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就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该文
A.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
B.为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奠定基础
C.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
D.指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道路自信源自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革命之路】

材料二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三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建设之路】

材料四 

【创新之路】

材料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六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1)请写出李鸿章、康有为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
(2)材料二所述事件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材料三中“二十八年浴血奋战”的起止时间和相关事件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5)材料五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材料六中的“伟大创举”是指什么?
2021-10-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引用《诗经》中的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指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下列主张与《诗经》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A.“必吾先从事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
B.“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C.“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D.“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
2020-10-1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