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下表为我国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据此判断这一阶段译书内容所具有的特点是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A.甲午战争失败的深刻反省
B.重视翻译日本相关著作
C.重视翻译应用科学的著作
D.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加快
2 . 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其中“东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1)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材料二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复兴的近代科学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教”主要有哪些?及“复兴的近代科学”主要表现为哪些领域的成就?为什么在三大发明的中国,未能将其“变成……手段,变成……杠杆。”?

材料三   欧洲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对于中国的传统权威孔子推崇至极,他把孔子的画像挂在家里的礼拜堂里朝夕膜拜。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这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3)依据材料分析,伏尔泰认为“奉行儒学的中国”为法国人提供的“榜样”指什么?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伏尔泰推崇儒学的目的是什么?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据1975年出办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技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其他各国占42%左右。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研究后指出,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学22项、天文历法气象25项、地学25项、化学9项、农学25项、机械7项、水利7项、轻工8项、兵器8项。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这种特点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2011-02-17更新 | 7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