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
A.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
B.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
C.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2019-05-20更新 | 631次组卷 | 30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据此可知,三人都
A.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
B.承认和信奉仁义之道
C.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
D.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
2019-04-01更新 | 187次组卷 | 24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过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
2019-01-30更新 | 1144次组卷 | 49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对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的正确理解是
A.知识是美德的充分条件B.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
C.知识能够充实道德D.美德就等同于知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