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数目2225259257788

材料二   中国人早在西汉时就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然而勾股定律在西方则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哈雷彗星的观测记载,但该彗星却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的名字命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并分析天文历法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政治背景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分析科技在明清时代不能深入发展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政府放宽戏曲管制,儒学家开始有意识地进行戏曲创作。至明代中晚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性的解放、思想的自由成为不少自由文人追逐的目标。儒士们也肯定人的自然本性和生活的趣味。戏曲作为市民文化的一种代表,其强烈的娱乐精神是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心理和生理追求,这就扫除了儒士创作戏曲的心理障碍。明代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都有明显的儒学背景,从而使宋代以来就形成的以民间艺人和下层文人为主要创作者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摘编自边吴丽《明代儒士创作戏曲现象及其原因》

材料二   清初以来,昆曲作为文人雅士的时尚以及在宫廷相府中的走红,其刻意追求高雅品味,日益脱离大众。18世纪后期,随着四大徽班的进京,京剧逐渐形成。朝野并存、五方杂处的京师文化,使京剧融会了宫廷趣味与民间精神、综合了各种地方戏的表演艺术,曲词远较昆曲通俗,题材内容也多为市民喜好,因而流传日益广泛,最终成为所谓“国剧”。

——摘编自刘勇强《集成与转型: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精神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戏曲的主要创作者及戏曲创作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初以来戏曲发展的趋向,分析京剧成为“国剧”的主要因素。
2020-05-03更新 | 18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课练10 汉字书法和戏曲-2020年【衔接教材·暑假作业】新高二历史(人教版)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材料二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成功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结束了我国的无核时代。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爆炸,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在当时,前苏联毁约停援,撤走专家,西方科技封锁,又正值困难时期,我国科学家、解放军和工人跋涉戈壁滩,风餐露宿,夜以继日。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我国研制原子弹、氢弹的背景。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原因。
(3)从上述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启蒙与救亡是联系在一起的,其目的是借助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制度作为富强救国的一种工具。五四后期,启蒙运动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救亡的主体由原来的知识阶层转向革命知识分子领导下的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广大民众参与革命并成为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原因,革命后建立的新中国成为个人自由、解放和幸福的政治条件。

——摘编自杨全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演进的逻辑与特点》

材料二   1868年,日本明治新政权建立,但国内封建关系没受到根本性冲击,政治局面还不稳定,殖民地化的威胁依然存在。因此,明治新政府提出了“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三大口号,为适应这一要求,日本近代思想启蒙开展起来了。明治14年是自由民权运动高涨的一年,也是启蒙思想家发生思想彻底转变的一年。福泽谕吉开始鼓吹“内安外竟”,颂扬和鼓吹对外侵略,进而抛出了著名的“脱亚入欧论”,鼓吹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走向了极端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

——摘编自崔世广《论日本近代启蒙思想的特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与日本启蒙思想兴起背景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与日本启蒙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明朝和西方文艺复兴在思想和精神追求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完全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不曾抵抗就做了俘虏/因为,夫人,您那美丽的眼睛射出的无形视线/将我捆缚起来,如同囚犯一般/当时我没有意识到预防爱神的纠缠/依然若无其事、自信地迈步向前/殊不知就在此刻,我的感情之苦/已经伴随着人间之痛一起涌起波涟。

——(意)彼特拉克《歌集》

材料二李贽对这个社会具有理智上的关心,则属毫无疑义。这种关心和信仰自由有其相通之处,在于它的后面有社会经济的背景,也有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特别的关联……他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这些条件只能更把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诉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诉求产生的社会效应。

(2)据材料二指出,李贽思想“特色鲜明”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是一位类似欧洲式人物”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977年,停止多年的高考制度开始恢复,一代人的命运从此改变。高考制度恢复的背景是(     
A.改革开放后急需新型人才B.邓小平复出后主持教育工作
C.政治路线拨乱反正基本完成D.《义务教育法》的提出
2020-12-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奴隶制度全面崩溃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社会动荡矛盾尖锐D.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较为活跃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当时处于社会政治经济大变动时期D.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独尊儒术
2020-12-0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教会弊端进行猛烈攻击,但其创作是以基督教为背景的,如但丁创作的《神曲》及他写给康·格朗德的信里也用宗教理论诗作辩护;薄伽丘也在《异教神谱》中再次强调了但丁的观点。正是在这种顺服下,文艺创作得以以一种相对自由的形态出现。这说明,这一时期
A.反对封建专制成为社会共识B.宗教改革者极力倡导宗教宽容政策
C.世俗与宗教间达到相互制衡D.人文主义者借助宗教来反封建神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孔子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仁”的学说
A.在私有土地制度确立下B.封建社会秩序混乱
C.春秋之际,战争不断D.周天子权力依然很大
2020-10-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