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英国史学家韦尔斯指出:“(文艺复兴)不是古典崇拜而是解放人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强调自由,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
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2019-09-06更新 | 72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3-2014学年江苏丹阳高级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明之际的小说《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中都描绘了一个现象:吴用和诸葛亮分别是梁山政权和蜀汉政权的灵魂,但二人均自居于军师之位,要得到一个“非文士”作主子并甘心为之效劳;而作为主子的宋江和刘备又必须具备一种特性,那就是对军师言听计从而又勇于承担一切责任。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文士心中理想的君臣关系
B.反映了文人限制君权的政治诉求
C.是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价值观的表现
D.纯粹是两部小说里出现的偶然巧合
3 . 王韬在近代首次提出“变法”的主张,他在介绍西方国家的“君主”“民主”“君民共主”这三种制度时,最早提出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的君主立宪制该思想
A.为最早的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B.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兴起
C.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
D.受社会进化论思想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柳诒征在《中国文化史》中说:“民国以来之教育,多取法于欧、美,而中小学校之读经,首先废止,高等大学之经学科目,亦以次改革。急进之士,尤以反对孔子之学说、提倡后进、改造解放之声,震于一时。”这一论说
A.倡导以“西”补“中”中西融合
B.揭示了“西体中用”的历史局限
C.批判了“西学东渐”的历史必然
D.反映了学西学挽救危亡的时代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让保罗·萨特创作的戏剧《禁闭》中有如下描述:“三个痛苦的灵魂像坐上了旋转木马,永在相互追逐又永远追不到的‘境况’中,相互的追逐成了一场不堪其苦的煎熬,谁也不能得到,谁也不能安宁,谁也不能退场,其苦状若身陷无间地狱”。下列与《禁闭》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品是
A.《老人与海》
B.《大卫·科波菲尔》
C.《巴黎圣母院》
D.《播种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B.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2018-11-06更新 | 131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届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反映唐代和谐社会生活的有 (  )
①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②回鹘衣装回鹘马,就中偏称小腰身 ③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④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杰里・布罗顿在其《文艺复兴简史》中发现:19世纪的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与20世纪西方学者眼中的文艺复兴,形象大相径庭。前者喜欢颂扬文艺复兴的辉煌,后者则热衷于揭示文艺复兴的黑暗。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学术竞争导致观点分歧
B.后人对前人的不断超越
C.文艺复兴运动的两面性
D.时代变迁影响研究结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有许多质朴而经典的名言:“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这组名言体现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
A.认识你自己
B.美德即知识
C.追求真理,理性思考
D.批判神灵,挑战权威
2018-02-03更新 | 267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届江苏镇江市高三上期期末调研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黄宗羲的这一思想主张
A.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B.引发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出潮流
C.实质上要求限制君权、君臣共治
D.彻底颠覆传统儒学中的君臣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