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2023-01-08更新 | 172次组卷 | 106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4-5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2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2022-12-15更新 | 133次组卷 | 45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4-5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2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这一现象(     
A.表明分封制完全崩溃B.推动了思想文化的活跃
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D.促进了地主阶级的崛起
2022-08-19更新 | 61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教学资源(人教版)专题01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据此可知
A.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思想学说
B.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C.《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D.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不复存在
2022-05-31更新 | 383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1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曾子,名参,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曾参守孔子墓三年后,孔门弟子子夏、子由、子张认为有若面貌很像孔子,要把有若当孔子来侍奉,强叫曾参同意。曾参拒绝说:“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父亲病故时曾参“泪如涌泉”“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以后“每读丧礼则泣下沾襟”。曾子著作《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2022-04-0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概括类-2020届高考冲刺历史主观题基本题型与解题方法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谈到中国的读书人,陈独秀说:“余每见吾国曾受教育之青年,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以如此心身薄弱之国民,将何以任重而致远乎?”这表明,陈独秀(  )
A.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B.赞美新青年鼓励读书人
C.批判旧教育体制的弊端D.主张提高青年身体素质
2022-03-21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3 表明说明类选择题-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
7 . 德国政府希望利用“工业4.0”的巨大潜力来夯实其制造业的基石。如果零件本身能够与生产设备进行交互,或者零件在需要修理时能够自我完成修理,当人、机器和工业生产过程能够实现智能联网时,就实现了“工业4.0”。这表明德国经济的变革
A.兼顾到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B.突出了人工智能的效用
C.致力于挖掘工人最大的潜能D.为构建完整的工业体系
2022-01-17更新 | 110次组卷 | 21卷引用:巅峰冲刺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项提升-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巩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巩固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C.指南针被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D.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
2022-01-13更新 | 83次组卷 | 85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4-5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19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9 . 董仲舒不太强调“爱由亲始”,而更着重推崇“远之而大”,主张“摆脱宗法思想的局限,跳出家族的小圈子,面向天下,实行爱及四夷的王道政治”。董仲舒的这些思想(     
A.旨在削弱宗法伦理思想的影响B.极大地受到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C.摆脱了传统“家国同构”观念束缚D.适应了汉朝“大一统”的时代需求
2022-01-05更新 | 773次组卷 | 49卷引用: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教学资源(人教版)专题02中华文明的确立和初步发展:秦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阶段理论成就分别是
A.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依法治国”方略确立
B.毛泽东思想萌发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确立
C.毛泽东思想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2021-12-18更新 | 20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3-4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22-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