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0 道试题
1 . 儒、法两学派思想是古代中国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性而已(如果只有本性),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

——《荀子》

材料二   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呵斥)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三   孝元皇帝……柔仁好儒,见先帝(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尝侍燕(宴),从容曰:“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汉书·元帝纪》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荀子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政治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韩非子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秦朝施政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汉元帝与汉宣帝治国理念的分歧及其本质。
2 . 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这种变化反映了
A.分封制已难以为继
B.社会道德水准提高
C.民意左右官员行为
D.忠君伦理观念强化
2018-02-01更新 | 57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0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汉代儒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明末至清初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因此“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方案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经世致用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4 . 近代史学教授陈衡哲认为建筑能表达一定的民族性和时间性,文艺复兴之时,“人民的希望及目的,又渐渐的由天上移向地上,由世外移归世内”,因而“宽基厚柱,圈拱低窗的建筑,又成为近世人生观的表征了”。由此可知
A.由天上到地下体现了人类平等的思想
B.人的现实感觉成为万物的尺度
C.该时期的人生观关注人类的尘世生活
D.反映教会神职人员的价值观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学者朱维之在《外国文学史》中说,“他们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强调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材料中“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属于
A.古典主义流派
B.现实主义流派
C.浪漫主义流派
D.现代主义流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7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文件《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等学校新的招生政策: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这是我国当时
A.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扩大办学自主权的需要
C.“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D.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
7 . 对下表中黄宗羲和卢梭思想的共同之处解读正确的是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以绞死或废黜一个暴君为目的的暴动,乃是一件与他昨天处置臣民生命财产的那些暴行同样合法的行为。”
A.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B.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C.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D.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2018-01-29更新 | 458次组卷 | 25卷引用:专题05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高分攻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青年》在创刊号《社告》第一条即明言:“国势凌夷,道衰学弊,后来责任端在青年。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这说明《新青年》
A.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条件B.旨在宣传西方近代民主思想
C.引导青年知识分子修身治学D.重视思想启蒙谋求救亡图存
9 . "..…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由此可见()
A.科学与知识的进步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科学与知识的进步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很多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2018-01-25更新 | 78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7讲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练)-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学家王泛森在《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一文中指出,大概在1920年至1930年代,中国一群领导性的史学家(包括胡适、傅斯年、顾颉刚等)不约而同地提出新的史料观点,他们一改前代唯经书才是知识根源的观点,认为六经只是史料了——是供人研究的材料。上述变化说明
A.新文化运动加速了思想解放
B.经学的影响被彻底消除
C.历史学家研究方向趋于一致
D.传统文化融入学术研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