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二战后期,第三次科技革命从美国兴起后,逐渐扩展到苏联、西欧和日本,70年代开始横向纵深发展,许多新兴民族国家乘机相继崛起。这反映出
A.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B.科技革命推动多极化发展
C.国际政治新格局逐渐形成D.美国霸权地位遭到了冲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6年年初,黄远生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国人之公毒》一文,明确表示“搜求公毒为救国之第一义”,而所谓“公毒”“一言蔽之曰,思想界之筅统而已”。“中国今日之输入外国制度与学术也,一切皆以筅统主义笼统之”。在之后一期的《东方杂志》上,黄远生又发表《新旧思想之冲突》一文,强调“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本源所在,在其思想。夫思想者,乃凡百事物所从出之原也”…1920年,罗家伦在《新潮》上撰文指明政治运动当与思想运动互相促进…因为思想的来源是一切运动的原动力;没有思想末曾改变而行动可以改变的。故此,未来的文化运动当“以思想革命,为一切改造的基础”。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01-05更新 | 252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文士“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如孟子作书七篇,邹行(阴阳家代表)作《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老子著上下篇,慎到(法家代表)著《十二论》,庄周著书十余万言,荀子列数万言而卒。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氛围宽松B.儒学的影响力式微
C.士人地位显著提高D.诸子百家趋向融合
4 . 19世纪以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光被充斥着钢筋水混的巨型城市所取代,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宗教信仰等受到强烈的冲击和挑战。欧美社会普遍出现了疏离感、陌生感和孤独感,在此背景下产生街艺术流派是己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中国经济史考证》记载:在唐代关于湖南地区,诗人齐己有“忽觉早禾香”的诗句;周贺也在杨柳秋思时节感慨“楚田仍割禾”;诗人元稹在岁末霜雪之时,还在岳阳看到“珠稻欲垂新”。这反映
A.关注农村生活是唐诗的主要内容B.我国在唐代出现经济中心南移迹象
C.湖南农业发展到一年三熟制阶段D.湖南水稻有早熟中熟晚熟三类品种
6 . 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后发现,“忠观念”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所占的比例为7.97%,在宋代官修史书中所占的比例为15.89%,在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所占的比例为22.71%,越往后世“忠观念”出现的频次越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B.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2020-12-05更新 | 627次组卷 | 50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同治三年时有官员说:“惟念夷情叵测,反复非常,利器精兵,百倍中国,其所以逞其贪纵者,不过恃有长技耳。长技为何?一在船舰之精也,一在机器材料之利也。然彼有其战具,我非不可以购求;彼有其机巧,我非不可以学习。”材料说明
A.列强敢于侵华的原因在于利器精兵
B.传统的“天朝上国”开始被打破
C.中国可以购买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D.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8 .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80 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另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B.资产阶级革命派宣传民主思想
C.新文化人士开始宣传民主科学D.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
2020-09-22更新 | 195次组卷 | 33卷引用: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资中筠先生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很深的旧文化底蕴,绝非盲目的批判和扬弃。他们对外来文化有判断力,知道如何取其精华。另外,他们是一批手无寸铁的读书人,而他们的对立面是强大的,因此需要大声疾呼,有一些语言比较激烈也不足怪。”这种观点
A.全面系统地评价了新文化运动B.体现作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观
C.不利于正确地认识新文化运动D.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偏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