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即便把中国哲学‘压’到最低程度,都绕不开他这座高峰……‘心即理’的哲学命题使他开创了中国‘心’学,是当时唯一能与朱熹理学相持对立的一家。”文中的“他”应指
A.王阳明B.李贽C.顾炎武D.陆九渊
2 .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的主体
2016-12-12更新 | 1002次组卷 | 19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B.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
C.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
D.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4 . 某位学者写道:“随着世俗社会的兴起及城市的发展,西方人终于从迷梦中觉醒,失踪的古典文化终于战胜经院哲学与《圣经》,雅典终于战胜耶路撒冷。”该学者谈到的历史事件
A.智者运动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D.宗教改革
5 . 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普及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包括
A.垃圾信息充斥B.网络犯罪出现
C.网络世界诱惑青少年D.严重污染环境
6 . 朱熹曾批评宋孝宗因循苟且,虚度岁月,不仅不足以致治,反而足以招乱。其言辞激烈,锋芒毕露,毫不避忌。他甚至还批评宋宁宗“独断”。朱熹的行为主要体现了
A.格物才能穷其理B.“存天理,灭人欲”
C.正君心以正朝廷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孙中山说:“一般普通人民负担的杂捐太重,总是要纳税,所以便很穷,所以中国的穷人便很多。这种穷人负担太重的缘故,就是由于政府抽税不公道,地权不平均,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可见
A.孙中山认识到节制资本的重要性
B.孙中山主张申民权进而限制地主
C.近代中国贫困的根源是土地不均
D.土地问题是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
8 . 下图是某人收藏的一份识字证书,作为史料,它可以用于说明
A.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B.“教育革命”在全国展开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D.《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认为:“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经济高度发达,审美情趣高雅B.国家高度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D.社会道德败坏,文化低级庸俗
2016-11-27更新 | 35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青海平安县一中高二4月考历史试卷
10 .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创新,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并确立为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分别在
A.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十三届四中全会,十六大
C.七大,十五大,十五届七中全会
D.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