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初年的周敦颐、程颢、程颐提出了新形式的唯心主义体系。周程以继承古代儒家自居,实际上吸取了佛教、道教的很多思想。他们的唯心主义体系,是古代儒家孔孟之道与道家老庄学说和佛教唯心主义的综合,他们都把封建社会等级制度说成是天经地义,把封建道德基本原则即所谓三纲五常绝对化、永恒化,从而满足官僚地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需要。

——郑红峰《中国哲学史》

材料二   中国文明有许多方面,尤其是文化领域,于唐、宋几个世纪内达到顶峰,这也是事实。在这几个世纪中,除了出现许多学者撰写的无所不包的各朝历史外,还出现了佛经和儒家经典的大百科全书,伟大的诗人和艺术家的杰作大批涌现,写在书卷上的书法艺术同绘画-样受到高度评价,精美的瓷器几乎如玻璃一样薄,一样透明,印刷术的发明价值连城,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简析印刷术产生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文学变革运动与社会转型、文化变迁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中期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是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危机所激发出的文人强烈的忧患和改革意识的产物。其主张一是文体的革新,即摒弃六朝以来流行的华而不实的骈文,在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二是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提出“词必已出”和“文从字顺”,并借此昌明儒家之道,攘斥佛教。北宋面临着更加严重的统治危机,更为重视文以载道这个重要的理念,文章的议论成分、政治教化功能进一步增加。这种载道的古文在此后一千年间占据正统地位。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情况才有了根本的改变。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文明对中国全面冲击的产物。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们指出:“我们反对古文,大半原为他晦涩难解,养成国民笼统的心思,使得表现力与理解力都不发达,但另一方面,实又因为他内中的思想荒谬,于人有害的缘故。这宗儒道合成的不自然的思想,寄寓在古文中间,几千年来,根深蒂固。……”所以,新文学革命是语言和思想同时操作,且更偏重思想变革。“五四”文学革命倡导的新道德以尊重个性权利、维护个人权益,并要求文学表现“个人的解放”,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摘编自祁志祥《形式革命与思想革命:“五四”文学的复合审美追求》


(1)据以上材料比较唐宋古文运动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不同主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据以上材料指出两次文学变革运动的关系,并概括其共同作用。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汉代儒学有明显的不同:就学术内涵而已,汉儒把阴阳五行之学,纳入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就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先秦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汉儒退而求其次,转变为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包括承认皇帝凌驾于天下臣民之上的专制地位。

——摘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二   唐代实行三教并行政策,统治者从政治需要出发,利用儒家君臣父子之义来巩固统治,也用佛道来安定社会,缓和矛盾……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儒学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随之减弱。理学家提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理学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确的哲学体系。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他们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乾嘉盛时的学术文化,却渐渐与政治事业宣告脱节。因顺、康、雍、乾历朝文字狱之惨酷,使学者间绝口不谈朝政时事……清代考证学,颇亦承袭明人。社会书本流传既易,博雅考证之学,自必应运而兴。……故江、浙考证汉学,……则变为纯学术之探讨,钻入故纸堆中,与现实绝不相干。

——钱穆《国史大纲》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先秦到汉代儒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仲舒要维护怎样的现实政治秩序?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唐代到宋代儒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儒学思想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学术思想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时珍耗费27年心血著成《本草纲目》,他在该书凡例中说:“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本草纲目》突破了之前药物的分类法,“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创立了全新的分类法。李时珍在著录本草的过程中,旁引前人的医籍、本草,重视记录其在临证中应用本草、方药的心得体会,记载了大量李氏诊疗医案。李时珍在编著时,书考八百家,对诸医家的医学理论多有传承创新,郭沫若称赞他“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

——摘编自左刚等《从<本草纲目>探析李时珍格物明理、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本草纲目》对中国药物学研究的贡献。
(2)据材料分析李时珍能够著成《本草纲目》的原因。
2021-11-18更新 | 36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在交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是随之历变,迁把自己时间起来,自我孤立,这对于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海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要些特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放必须开放。否则,不可能很好小坚持社会主义.拿中国来说,五十年代在技术方西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二十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邓小平19889月《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讲话》

(1)据材料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意义。
6 . 近代以来,面对千古未有之变局,先进的中国人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官绅承受西方所加的冲击,并被迫采取应变的对策。中国先知先觉之士认识到中国正面临数千年来一个巨大的变局,将产生一个从所未见的创新机运。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甲午战后的几年,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很重要转折期,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1915年开始的思想革命,代表了中国对西方冲击的第三阶段回应,这一阶段的思想觉醒,标志了从传统的中国基础向完全西化的进一步转变。但它的主要成功,在于引进了西方的思想和摧毁了中国的传统,而不是创造了新的思想体系和新的哲学学派。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官绅应对“变局”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活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人对西学的领悟由感性到理性转变的原因;列举“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第一次大融合”相关实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思想革命的旗帜和主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思想变化的特点。
2020-11-20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被认为是刺激19世纪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该书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与此作品风格接近的是
A.《等待戈多》B.《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C.《百年孤独》D.《约翰·克利斯朵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同治三年时有官员说:“惟念夷情叵测,反复非常,利器精兵,百倍中国,其所以逞其贪纵者,不过恃有长技耳。长技为何?一在船舰之精也,一在机器材料之利也。然彼有其战具,我非不可以购求;彼有其机巧,我非不可以学习。”材料说明
A.列强敢于侵华的原因在于利器精兵
B.传统的“天朝上国”开始被打破
C.中国可以购买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
D.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9 . 在世界文化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均有一些内在的共通之处。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倘若作一个历史的平行比较的话,那么中国式的文艺复兴比欧洲早了五百年。北宋年间的人文气象,与五百年后的意大利城邦十分相似,具有一种人的自我觉醒的品质,以及相应的人文关怀的自觉。……欧洲的文艺复兴非常迅速地产生出辉煌的文明成果,而工业文明又反过来推动和扩展了文艺复兴的文化成就,彼此相辅相成,互相激励又互相补充。相反,始于北宋年间的中国文艺复兴,非但没能得到文明化成果的支撑,反而受到非常惨烈的夹击,……如同石缝里的小草一般,气若游丝,时不时地艰难苟活于一息尚存的窘迫。

——李劼《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回眸和可能性空间》

材料二   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不同时代的划分具有不同标准。从新生产方式和新阶级力量出现的角度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都是新时代与旧时代的分水岭。……从历史意义上讲,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都是思想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起点。

——王欣《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之异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年间人文气象的具体表现,并联系宋朝时局和思想文化,说明“中国文艺复兴”的结局产生的原因。
(2)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材料二中“新时代与旧时代的分水岭”应如何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都是思想文化现代化的起点”这一结论的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19世纪最畅销的小说,被认为是刺激19世纪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大原因。该书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徙,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与此作品风格接近的是
A.B.
C.D.
2020-12-2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陆慕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