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6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时期,一位推动者这样归纳自己的诉求:“我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给绞死。”(约翰赫期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这表明他
A.反对君主专制B.崇尚天赋人权C.反对君权神授D.反对封建教会神权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祜,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魏晋隋唐时期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为流传,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两宋时期,一种新的儒学体系——程朱理学形成。它在吸收佛教和道教学说的基础上,极大地深化了传统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明清之际,以个性解放为核心,反映社会需要的早期启蒙思潮悄然滋长。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③》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

——摘编自《光明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儒家思想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总书记为何高度赞扬儒学。
3 . 商朝甲骨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成书于东汉的《说文解字》中所归纳的汉字造字六法在甲骨文中已有充分体现,而且不少句子所具备的语法结构,与后世文言文几乎一致。这表明商朝甲骨文
A.印证了史书对商朝的记载B.所记载的商朝历史真实可信
C.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载体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2)据材料二归纳出董仲舒的主要思想主张,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新儒学”是指哪一思想体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儒学”的基本主张。
2021-12-0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16-17世纪,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是
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科学革命D.工业革命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

——董仲舒《春秋繁露·顺命》


(1)材料一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这一主张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简要归纳董仲舒提出的道德标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董仲舒思想对儒学发展产生的影响。
7 . 著名科学家韦斯特福曾这样评价牛顿:“我愈深入研究,牛顿就离我愈远。对我而言,他完全属于另外一个境界,是有史以来极少数的天才之一:他重新塑造人类的知识领域,我们无法用一般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这一评价依据的是
A.提出“日心说”,否定“地心说B.确立了较为完整的近代力学体系
C.确立了实验、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D.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 在拿破仑帝国终结之后,19世纪的欧洲发现自己面对着在上一个世纪中由孟德斯鸠和卢梭理论化了的两种宪法模式:英国模式和法国革命的模式。前者,英国模式,具有自由主义的和资产阶级的倾向,人们确认它是来源于日耳曼的,但实际上,如同我们已经看到的,它包含了不少罗马宪法的原则;后者,即法国模式,具有民主的倾向,与共和制的罗马宪法有更直接的联系。当然,这一世纪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喜欢第一种模式。

——摘编自阿尔多·贝特鲁奇《罗马宪法与欧洲现代宪政》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法政体的模式,并结合所学归纳法国启蒙思想家们的核心主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有教无类”,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

材料二  “有”和“无”、“难”和“易”、“美”和“丑”、“福”和“祸”都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

材料三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材料四  认为“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遣匹夫”“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材料五  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1)提出材料一、二、三、四思想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属于什么学派?
(2)前四则材料中的思想和学派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他们之间的争论形成了什么局面?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哪些影响?
10 . 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把自己的学说主旨归纳为四句箴言,被后世学者称为“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悉是格物。”这位思想家是
A.程颐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