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6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1920年《新青年》刊发的关于各地工人状况的部分调查报告。这说明当时
作者篇名作者篇名
陈独秀《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李邕《无锡各工厂劳动调查表》
莫如《南京劳动状况》李刚影《北京劳动状况》
高君字《山西劳动状况》马伯援《湖北河南底风俗》
铁民《江苏江都劳动调查表》刘云生《汉口苦力状况》
A.知识分子注重社会实践B.中国共产党重视工农联合
C.全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D.国民的参政意识日益增强
2021-05-29更新 | 635次组卷 | 1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示范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没有本领创造出完全合乎理性的未来,也没有能力构建文明社会。法国的启蒙思想则强调唯理主义,把“理性”提高到相当于“上帝”的地步。与英国相比,法国启蒙思想
A.举起了反封建专制制度的大旗
B.建立在经验事实的理论基础上
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D.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佛教传入中国,许多儒士激烈批判佛教,并支持统治者开展灭佛运动,却没能阻断佛教的兴盛。到了宋朝之后,儒士对佛教转向宽容,佛教却衰落了。出现这一结局的原因是
A.儒学实现突破,彰显文化自信
B.君主专制加强,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商品经济发展,价值观念改变
D.佛教颠覆传统观念,不为社会重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卢梭说,人们想习得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判断能力。他反对将知识按照百科全书的模式教给孩子,主张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这些主张
A.体现了理性主义对教育的影响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C.反映了人文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D.摆脱了宗教观念的长期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
A.社会契约论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
B.君权神授理念取代了人民主权思想
C.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在不断发展创新
D.罗马帝国的立法重视体现君主意志
2022-05-17更新 | 210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摘自叶廷芳《十八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实现的。马丁路德的这种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借古喻今”的含义及这样做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理学家程颐、张载、朱熹都主张恢复古代的宗法家庭制度,编纂族谱,建立宗祠。朱熹认为儒者应该努力从事个人修身,并进而扩展到家族。他们的这些主张反映出
A.商品经济发展侵蚀传统思想B.宗族成为重要社会基层力量
C.文人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意识D.传统家庭生活发生重大改变
2021-03-15更新 | 790次组卷 | 13卷引用:安徽省颍上县人和私立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所说:(此事件使)“一批一批的中国人接受了进化论,一批一批的传统士人在洗了脑子之后转化为或多或少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就其历史意义而言,这种场面,要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加惊心动魄。”此事件是指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墨子》有云:“古者国君诸侯之以春秋来朝聘天子之廷,受天子之严教,退而治国,政之所加,莫敢不宾。”这反映出
A.春秋时期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B.宗法制积极的政治作用
C.墨家对地方治理的理想化追求D.天子直接处理地方事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元代科举考试被废除,儒生失去仕进机会,地位下降,激发了他们创作情绪。仕途失落的知 识分子或为生计,或为抒愤,大量涌向勾栏瓦肆,从事杂剧创作。材料表明,元曲兴盛的直接 原因在于
A.科举制度的废除B.文人地位的变化
C.市民阶层的扩大D.元代以词曲取士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