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7 道试题
1 . 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被糊的“屋子”及所用的的“材料”分别是(     
A.清朝封建制度   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制度   民主共和制度D.清朝封建统治   养兵练兵之法
2 . 下表反映了不论在封建社会还是在半封建社会,中国劳动人民的主要诉求是(     

反抗斗争

提出的主张

反抗斗争

提出的主张

唐朝王仙芝、黄巢起

均平

清朝太平天国

有田同耕

北宋王小波、李顺起

均贫富

清末同盟会

平均地权

南宋钟相、杨幺起义

等责贱,均贫富

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明末李自成起义

均田免粮

中共解放战争时期

耕者有其田


A.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土地专有制
B.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田和贫富均等
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和土地分封制,实行土地国有制度
D.追求人人饱暖的大同理想,实现绝对平均、男女平等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阐述:“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摘编自师泽生、林毅《辛亥革命的价值与启示》

材料二   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是在中国革命作为社会主义世界革命一部分的时代产生的。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旧三民主义有何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中国革命而言,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有哪些进步之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93年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了拉丁文后,中国大部分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向明神宗献自鸣钟、八音琴、三棱镜、天主像、圣母像等,次年在中国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07年,由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正式出版,使西方几何学第一次传到我国,对我国的几何学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612年,《泰西水法》由意大利传教士讲授,徐光启根据笔记整理,并结合中国的水利机械情况经过实验后编译成书。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和《农政全书》。
1613年,耶稣会士曾德昭到达中国,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为西方人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理论前提。
1756年,伏尔泰的《风俗论》在日内瓦出版。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也对中国有不少论述。伏尔泰借用中国儒家思想对当时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
从表中提取相关联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是中国近代思想演变示意图,空格内应填写(     
思潮开眼看世界洋务思潮民主共和
年代19世纪40年代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19世纪20世纪

A.师夷长技B.中体西用C.维新变法D.三民主义
7 .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这一言论出自(     
A.战国时的儒学B.汉代的新儒学
C.魏晋道家学说D.两宋程朱理学
8 . 某学者指出,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下,中国“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有利于维护本国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正如中国政府一再强调的那样,中国研制核武器恰恰是为了彻底消灭核武器。可见,中国研制“两弹一星”(       
A.有利于开启“向科学进军”的进程B.激发了人们保卫和建设国家的热情
C.适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D.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789年8月,法国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1791年9月,法国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原则及框架。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法国
A.摆脱了封建专制统治B.君主立宪制度有了法律保障
C.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D.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与艰难
2022-06-06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为汉代画像砖图“二桃杀三士”,齐景公与晏婴合谋,馈二桃于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由他们“计功而食桃”。三人述说了各自的功绩,公孙接、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事迹,认为“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遂拔剑自刎。古冶子耻于自己的言行,自认不仁、不义,也拔剑自刎了。据此可知,该画像砖
A.反映出汉代思想文化多元化B.有利于推动儒学的社会教化
C.是研究秦汉历史的二手史料D.再现了齐国尚武的社会风貌
2022-06-05更新 | 1601次组卷 | 29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