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据粗略统计,在“三言”、“二拍”近两百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近七十篇。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发展B.文学世俗化明显
C.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D.四民界限逐渐淡化
2 . 下表是1916-1926年《新青年》关注的重大历史事件(部分)统计。从中可以折射出
事件提及次数
辛亥革命47
世界大战448
复辟帝制133
十月革命287

A.新文化运动转向关注工农群众B.建立共和国成为国人新诉求
C.民族矛盾已上升为最主要矛盾D.启蒙与救亡是时代的主旋律
3 . 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后发现,“忠观念”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所占的比例为7.97%,在宋代官修史书中所占的比例为15.89%,在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所占的比例为22.71%,越往后世“忠观念”出现的频次越高。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B.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2020-12-05更新 | 627次组卷 | 50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图是1950〜1976年我国报刊种类数的统计折线图(单位:种)。此图反映了
A.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地丰富
B.国民的文化素质逐渐得到提高
C.社会环境影响文化事业发展
D.“双百”方针促进新闻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读下列《17世纪英格兰社会精英人士对宗教和科学初始兴趣取向比例变化统计图》

该项统计可以看出
A.宗教改革对价值取向的影响B.牛顿力学对宗教观念的作用
C.工业革命对思想解放的推动D.进化论瓦解宗教观念的过程
2020-06-07更新 | 548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暨模块考试历史试题
6 . 从1930年到1990年,空运的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之间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分降到3美分,……大量信息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经济地传递。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航空、信息技术的发展
B.信息技术发展促成其他行业的革命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本草图经》载“菘菜不生北土,初一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有将菘芜菁子南种,亦二年都变”,为此徐光启亲自试种,结果“种芜菁三四年,亦未尝变菘也”;此外,他积极试种南洋传入的甘薯,并解决了甘薯在北方的越冬藏种等问题。材料反映了徐光启
A.继承总结前人经验
B.学习西方农业思想
C.开展实地调查统计
D.重视农业实验方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元朝开科取士共16次,录取进士1100多人,其中蒙古族有300多人,而蒙古族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一共是10000多人。这表明元朝的科举考试
A.促进了元朝政治制度迅速转型
B.体现元朝时已经实现公平公正
C.折射出元曲繁荣出现的原因之一
D.反映元朝实现了国内民族平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401—1000年1001—1500年1501—1840年
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70%58%29%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统计

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一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多人多天飞行试验2008年9月25日,“神舟”7号飞船在内蒙古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首次实现太空行走。

2011年11月1日至17日,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2012年6月16日至29日,神舟九号任务完成,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2015年9月20日7时,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点火发射并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家族再添新成员。长征6号一次性将20颗卫星送入距离地球524公里轨道,创亚洲之最。中国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也一道完成首次飞行试验,标志着长征系列火箭从发动机到商业应用实现质的飞跃。

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航天员景海鹏、陈东进入天宫二号……

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空间实验室任务标志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承前启后,意义重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至今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10 . 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传”。其中“东学西传”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1)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教”及“科学复兴’’的主要表现。为什么在三大发明的中国,未能将其“变成……手段,变成……杠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