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伟大的事业需要一个伟大的民族共同努力奋斗,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一个伟大的力量作为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提醒国人:“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要济弱扶倾”“尽我们民族的天职”“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

材料三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孙中山为中华民族勾勒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夙愿而凝练成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归纳在此纲领引导下,他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作出的贡献。
(2)简要概述歌曲中提到的领导我们“站起来”“富起来”的两位领导人的主要思想理论成果及开创的通路。
(3)中国能够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4)综上,请你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借鉴哪些历史经验和教训。
2019-06-12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友好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头巾是宋文人代士大夫的至爱,往往能显其风雅之情趣。尤其是以某一名士所戴头巾命名者,更是风行于世。如程子巾——相传宋代理学创立人程颢曾戴此巾,故名。……宋代士大夫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浓郁的文化意识带进服饰天地,如林景熙诗曰:“爆竹声残事事新,独怜临镜尚儒巾”。在《历代名臣像》中抗金英雄岳飞就是头束幅巾、身着圆领斓衫的儒将形象。因此所谓“儒将”和“儒帅”,便成为宋人品藻军事将帅的一和审美风范。

——摘自竺小恩《论宋代服饰文化的儒雅化趋向》

材料二 到1912年,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一段时间内,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以样式论,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中山装、西装的,也有中西服装混合穿的,颇为滑稽。退位的溥仪也穿西装,梳一头中分,戴金丝边眼镜。其实,在通商口岸的一些商人和市民早已经捷足先登,在服饰上近代化了,一些前卫的女性竞相脱掉保守老式服装,穿起了西式旗袍,配上瓢鞋丝袜,这是当时前卫和时髦的象征。就连有些村民也对洋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洋布、洋伞、洋鞋充斥着农村市场。但那些远离口岸地区的人们,或许是习惯成自然,或许是无资添办,或许是出于对逊清的留恋,仍沿用旧服。

——摘编自张华《民国服饰习俗的变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服饰文化出现儒雅化趋向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民国初服饰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服饰文化变迁的认识。
3 . 西方科技史专家丹皮尔指出:伽利略“把吉尔伯特的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与数学的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因而发现、并建立了物理科学的真正方法”。这里的“真正方法”
A.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为“日心说”的提出提供了依据
C.奠定了近代科学实验的基础
D.成功对自然界的规律进行了总结
2018-06-22更新 | 219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范成大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材料二: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清世宗(雍正)实录》

材料三: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我国古代什么经济的写照?这种经济产生于何时?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特点有哪些。

(2)材料二表明清朝推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清政府何时改变了这一经济政策?对我国民族工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从材料三中归纳并简要评价黄宗羲的观点。

2018-07-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潮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社会的发展总是与人类思想的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日谈》封面

材料二: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 :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项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骑马的刺吗?……一切享有天然权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                                            

——伏尔泰      


材料五:
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社会秩序……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1)材料一、二反映了近代早期欧洲发生的哪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简要归纳上述材料中所体现的思想主张及共同的历史影响。根据所学,请你谈谈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6 .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应是
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不轻易接受各种教条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仪式,尤其是天主教的教规
D.倾向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民族主义,反对君主政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20年1月,北大学生张国焘、康白情、许德珩等到上海拜访孙中山先生。孙中山说:“你们学生反抗北京政府的行动是很好的,你们的革命精神也是可佩服的。······如果我现在给你们五百支枪,你们能找到五百个真正不怕死的学生托将起来,去打北京的那些败类,才算是真正革命。”许德珩等回答:“孙先生也掌握过几万人的部队,何以革命还是失败了呢?新文化运动反对旧思想、旧势力,在那里艰苦奋斗,学生们赤手空拳不顾生死的与北京政府抗争,只因为没有拿起枪来,就不算革命吗?”下列归纳以上两种观点的思维角度的选项是
A.五四运动非革命/ 五四运动是革命B.五四运动是学生反政府/ 学生反旧思想旧势力
C.革命是暴力夺权/ 革命是和平请愿D.革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 文化运动也能促进变革

8 . 思想解放贯穿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卢梭提出:“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材料三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1919年5月1日《新青年》3卷3号

(1)材料一中,莎士比亚是近代欧洲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指出这场运动核心思想的主要诉求。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3)为反对“尊重孔教”,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欧洲历史上哪次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首先兴起于何国?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并指出启蒙思想的总结性人物是谁?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某学者在晚年将其学说体系归纳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该学者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