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荀子和彼特拉克的幸福观

人物观点
荀子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道乐者也。
彼特拉克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把天国抱在怀抱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来说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材料二   李贽和马丁·路德的权威观

人物观点
李贽“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揭露“假道学”,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众生地位平等。
马丁·路德认为罗马教廷的一整套制度和神学理论已经背离了基督教教义。倡导“因信称义”,认为信仰的本质是内心活动,而不在于形式和行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荀子和彼特拉克不同的幸福观及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和马丁·路德二者权威观的相同之处。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不同思想文明的理解。
2022-01-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峰幸氺冲就提出了赶超西方的思想。1923年,他在广州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的演说中告诉/ 大听众,中国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确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世界潮流,建设新国家的一个最完全的主义”。为实现“赶超’’西方,孙中山指出,“我中华之弱,由于民贫”,所以,“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济,为当今莫要之政策”。“欲我国转弱为强,反弱为盛,必俟学校振兴,家弦户诵.无民非士,无士非民,而后可与泰西诸国并驾齐驱, 驰轉于球之上。”他晚年在致瘳仲恺的信中强调指出:“予鉴察世界大势和本国国情,中国欲为世界一等大强国,及免重受各国矣力侵略,则须努力实行扩张军备建设也。若国民与政府一心一德实行之,则中国富强,如反掌之易也。”

—— 摘编自郑大华《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再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华民族的前景,“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失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1954年6月14日,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摘编自郑大华《论毛泽东的中华民族复兴思想》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实现“赶超”西方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内容。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
3 . 郡县制度

材料一   唐朝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材料二   明末清初顾炎武在《郡县论》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

材料三   学者钱穆说:“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柳宗元和顾炎武对郡县制度看法。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钱穆观点的认识。
2022-01-1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曾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罗图书,号召献书,设抄书之官,并允许人们进行研读。《汉书·艺文志》所载儒家以外诸子著作的数量如此之多,不能不说与汉武帝有很大的关系。充当田蚡副手的韩安国,便兼学韩非和杂家说。受到汉武帝净礼的汲黯,"学黄老之言"。给汉武帝出主意打击诸侯王的主父偃,"学长短纵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他和赵人徐乐、齐人庄安,同为典型的杂家,同样上书言事,同时受到汉武帝召见并叹为相见恨晚,而主父偃还赢得同时任何儒者都梦想不及的恩宠。

——摘编自牛秋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的形成及时人、后人之批判》

材料二 罢黜百家只能说是罢黜黄老之学取得了成功,关于历史观念的认识过程,某种先验的历史观念代替历史实际的做法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做法。说到底,汉武帝是政治家,而不是学者,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最关心的并不是学术。

——摘编自朱维铮《儒术独尊的转折过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作者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理解。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争议现象的认识。
2022-06-0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新古典主义的兴起,不是对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对于绘画而言,更重要的是处理题材的方法、更崇高的风格体现。新古典主义绘画主题一般选择遥远的神话或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擅于塑造英雄主义形象,追求严谨的理性世界。如大卫的《荷拉斯兄弟的宣誓》(1784年)运用了古罗马历史故事的题材,描绘了荷拉斯三兄弟在宝剑前发誓:不是胜利归来,就是战死在沙场。这种为国牺牲的壮举场景,表现了自我牺牲、责任感、对祖国的忠诚等美德,同时也反映了面对国家利益和个人情感的冲突时,理性最终会战胜情感。

——摘编自陈祥宇《“理性主义”哲学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影响》

材料二   在金钱至上,心思浮躁的现代社会环境中,优秀的古典油画作品以一种整体的和谐氛围感染着人们的情绪,使人的整个心情、精神都感到非常愉快和满足,从而从杂乱无章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古今中外,用艺术来协助建立、维护和推行社会政治的思想,是中西方自古以来共有的。(当代)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是用古代的艺术理想与规范来表现现实的道德观念,对人们起到教育规范的作用。好的艺术作品可以使人在审美过程中分辨美丑、善恶,对崇高、优美的向往油然而生,对人的心理产生微妙影响,有利于人们用社会道德来规范自己,从而形成一个无缘、不争的和谐社会。

——摘编自顾颖《理想与和谐:古典主义的精神内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古典主义绘画的特征并分析该流派兴起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典”绘画当代价值的认识。
6 . 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通过长期和疾病作斗争,总结了丰富的经验。

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元明清时期,瘟疫流行,温病学得到了长足发展。自近代以来,社会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使中医药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中医药界面临危机四伏的险境。

——摘编自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等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发展大事件

年份

事件

198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1988年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3

国家制定中医药标准体系。

2015

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分离了青蒿素,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7

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法》

20032019

SARS时期、新冠肺炎突发时期再显中医药神威。

2019

国内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65809个,中医中药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朱建平《中国医药与改革开放40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医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医药在新中国焕发新生机的原因。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中医药发展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雅典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谁要是想说服别人,就必须掌握有力的论据,就必须有能力有技巧地表达出来。这种公开的思考和言论,对事物从各个方面的分析,于是就出现了对人和神、天和地的新的思考。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公民具有哪些政治素养?试以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为例说明当时思想领域里出现的“新思考”及其意义。

材料二   罗马人所关注的是将人类历史上最宝贵的资源——人,引进到罗马政体之内,因为他们需要军事武力来扩张。这与希腊对公民权相当限缩,不愿与他人分享的观念十分不同,这使得希腊城邦永远都是小型社区,而且往往越来越小。

——波里比阿《罗马帝国的崛起》


(2)从罗马法的演进的角度谈谈罗马人是如何将“人”“引进到罗马政体之内”的?
2021-11-0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1956年冬至1957年春,上海《文汇报》陆续刊出了一些生物学家和农学工作者反对或赞成消灭麻雀的文章。其中,薛德的《谈谈麻雀》一文在读者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促成了一场关于麻雀问题的全民大讨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地位的提升B.国民经济建设面临着严重困难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D.社会主义科学繁荣方针的贯彻
简答题 | 适中(0.65) |
9 .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当时主要有哪些思想流派(至少举出2个)?
(2)写出你最欣赏的一个流派的思想主张。谈谈你欣赏它的理由。
2022-03-1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理)试题
10 . 教育是立国之本,中国悠久的教育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自宋代白鹿洞书院学规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成,在变官制。

——摘自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教育教学主张。
(2)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认为教育改革在变法中有何重要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得出这一认识的理由。
(3)指出材料三中邓小平提出该教育方针的时代背景,并就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新高考改革配套方案,谈谈你的看法。
2021-08-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