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唐庚,字子西,眉州人,在《唐子西文录》中记载:“蜀道馆舍壁间题--联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何人诗也。”在后来的《朱子语类》卷九三《孔孟周程》中也引用了这句话。这一时期,人们把孔子塑造为“至圣先师”。这说明当时(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B.儒学社会基础牢固
C.南方文人地位提高D.尊孔读经得到提倡
2022-07-07更新 | 20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先秦时期-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2 . 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________中。
思想家孔子(春秋)老子(春秋)________墨子(战国)________
治国思想________2个:________________仁政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治
代表没落贵族没落贵族新兴地主________________

2022-06-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默写提纲01单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所示是部分史籍中关于汉代“博士”的记载。这说明汉代“博士”的设置
记载出处
博士“(董)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
博士“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汉书·成帝纪》
博士“学通行修,博学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者”《汉官六种》
A.是治国思想多元化的表现B.反映了儒学受到挑战的现实
C.是文学艺术大发展的因素D.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大局
2022-01-27更新 | 849次组卷 | 22卷引用:专项测试03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和专项测试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始印五经,后世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北宋时期活版印刷取代雕版印刷
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A.孔子B.老子C.韩非D.墨子
2022-06-16更新 | 12119次组卷 | 76卷引用:专项测试02春秋战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和专项测试(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唐代文献记载,怀素“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李白赞美怀素“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整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怀素的书法风格
A.彰显了统一法度的社会要求B.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观念
C.体现了安民济世的士人情怀D.反映了自信开放的时代精神
2022-05-13更新 | 1068次组卷 | 22卷引用:专项测试05隋唐政治、经济、社会-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和专项测试(统编版)
7 . 魏源在《道光洋艘征抚记》中记载,林则徐曾奏言:“自六月以来,各国洋船愤贸易为英人所阻,咸言英人若久不归,亦必回国各调兵船来与讲理……中国造船铸炮,至多不过三百万,即可师敌之长技以制敌。此时,但固守藩篱,即足使之自困。”由此可知,林则徐
A.奏言缓解了清廷当时困境B.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
C.认识到贸易逆差的危害性D.已有“师夷制夷”的海防思想
2022-05-30更新 | 1192次组卷 | 14卷引用:组卷网·期末复习-纲要上 第五单元-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论语·卫灵公》记载子贡问道于老师孔子。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于这一思想,理学家程颢曾经指出:“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恕”道
A.主要是维护等级制度B.充分体现了对人的束缚
C.有利于和谐社会形成D.得到民众普遍自觉遵守
2021-05-07更新 | 286次组卷 | 10卷引用:【对点变式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必考题精准练(统编版)-必考点06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统一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认同体现一个公民对自己国家的认知和情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迁告于上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
出处《尚书》《诗经》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
解释意即皇天将中国(天子所在的都城及附近地区)的土地与人民交给周武王治理。这是“中国”一词的最早的文献记载意即爱护京师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意即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后,就举行了一个庄严的仪式报告上天:我已经据有中国,自己统治了这些百姓。这是已知的“中国”一词最早的铭文记载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周时期为什么将天子所在的京师地区称为“中国”。从史料的角度说说“何尊”的价值。

材料二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而中国之尊王者曰:“天子富有四海,臣妾亿兆。”臣妾者,其文之故训犹奴虏也。夫如是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夫驱奴虏以斗贵人,固何所往而不败?

—严复《辟韩》

(2)依据材料,概括严复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辟韩》文章发表的背景。

材料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节选

(3)依据材料,概括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1954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