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西周时期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且不可分离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士作为低级贵族从政治结构中游离出来。在生存压力之下,士面临着再就业的选择。士再就业的事实,决定他们必须在自己原有知识基础之上,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解决方案,并在私学兴起的背景之下不断强化自身独特的思想立场,这些举措推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轴心时期中国思想的突破。

——摘编自何善蒙《“士”的再就业与百家争鸣》等

材料二   就当时而言,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而封建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在文化上,百家争鸣使教育从原来局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成为人人都能够通过不同渠道获取知识的“学在民间”。知识分子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并分析材料一中“士”的再就业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是唐代各行业技术创新简表(部分)

唐代技术制新内空科技史学者的评价
制茶业新创杀青去涩制作工艺,杀青去涩工艺是茶叶生产的突破性进步,是今天最流行的方法。
制瓷业在原始瓷1280°C烧成温度上再提高100°C,实现了第二次高温技术的突破,烧成真正的白瓷;开创彩瓷生产技术。中国陶瓷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开拓了制瓷业彩绘瓷发展的广阔道路。
印刷业创雕版印刷术,产生图书出版行业。划时代性的贡献。
农业创曲辕犁及相关农具;改进翻车,制作手转,足踏、牛转龙骨水车等灌溉机具并东传日本;新创水轮筒车、井车、机级等提水灌溉机具。新的种植法及曲辕犁的创制,标志着传统的南方水田耕作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摘编自周尚兵《对唐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再认识》

材料二 明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有了新的发展,各部门的工艺技术也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极大地扩充了明代技术教育的内容。《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社会上出现的生产知识和技术经验,满足了社会发展对工艺技术的需求。《天工开物》是“技术范式”的文本载体,这比传统师徒制中的口授示范、个别教学更加便捷高效,接受工艺技术教育的对象范围也更大,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利用知识形态的技术范式训练工匠是传承方式创新的一种尝试和探索,这种新的传承方式提高了明代先进科技传播的速度,扩大了技术传播的范围。《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技术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范式,利用技术范式进行工匠培训,提高了工匠专业化培训的效率,促使了技术教育向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楼世洲、郑雪颖《<天工开物>对中国古代技术传承的创新与历史价值》


(1)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和明朝科技创新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两个朝代技术创新的共同因素。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3 . 经世济民思想体现知识分子传统治学理念和社会责任担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和时代精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云:“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使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董仲舒的意思就是要在富而不骄,贫而不忧,高下有宽度的节限中,来维持一个相当有伸缩余地的社会经济水平。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   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

------据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上法律、政治、伦理等精神的构造,都是表面的构造。他的下面,有经济的构造作他们一切的基础。经济组织一有变动,他们都跟着变动。换一句话说,就是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都可以解决。

------摘编自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以西汉和唐朝为例,说明统治者在“富而不骄”“贫而不忧”方面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的思想,并分析其历史价值。
(3)从材料三的角度,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在经世济民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封建神学对人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材料二   1618世纪初期,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教授席位的情况

时间大学增设的教授席位
1546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神学、希伯来语、希腊语、民法、医学
1619牛津大学萨维里几何学教授席位
1621牛津大学色德来自然哲学教授席位、萨维里天文学教授席位
1663剑桥大学卢卡西数学教授席位
1669牛津大学植物学教授席位
1702剑桥大学化学教授席位
1704剑桥大学天文学教授席位

材料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在《神曲》中写道:“人不能像走兽那样生活,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达.芬奇说:“好人的天生的愿望是知识。”米朗多拉说:“至于我,决心探讨所有的观点,研究一切知识。”“不了解一切知识,就不能提出个人观点。”拉伯雷在其作品《巨人传》里,相信人类可以用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武装成巨人,而这样的巨人能够摧毁黑暗势力,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增设的教席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人文主义者提出了什么观念。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这些观念对当时欧洲社会发展产生的历史影响。
2022-08-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贞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城市繁荣,文化充分发展,从而催生出了文艺复兴。文艺复兴“Renaissance”这个词来自意大利语“rinascere”,意思是再生、复兴。托斯卡纳以其独特面貌与佛罗伦萨历史中心的背景,将文艺复兴从佛罗伦萨扩展到整个意大利。佛罗伦萨在15世纪时达到全盛。西方在中世纪时把上帝和彼世作为思想的中心,文艺复兴则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和现实世界上。

——摘编自【法】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材料二   发源于意大利,随后扩展到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把人们的兴趣从天国拉回到了“尘世”,借“复兴”之名“复活”,即再现在古代希腊自由天地中生存过的人。在中世纪,对自然界进行过多研究基本上是不被允许的。而在人文主义者看来,既然自然界是上帝的作品,那研究自然界同样可以达到赞美上帝的目的。它使学者们从“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多少个天使”之类的烦琐争论转向了对自然界的实际探索。这一时期正是近代科学革命风起云涌之时,众多学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摘编自李建珊等《欧洲科技文化史论》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所具备的条件。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及其历史作用。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先进文化在不断变动中总是与时代相适应,不吸收其它文化中有益的东西,融汇各种思想而得以丰富自身的理论和内容,从而呈现创造性的转化与创新性的发展。同时,若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常有内发的修正,使文化有更新的机会。

——摘编自王京生《红旗文稿》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盐官、铁官、均输官。公元前87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即位,国势衰弱,民生困苦,霍光、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公元前81年,汉朝的高级官员和政治家们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政治问题。下面是对话的节选。

御史大夫桑弘羊贤良、文学之士
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取得供给)者……通委财(流通囤积货物)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愿罢盐、铁、均输。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汉代盐铁政策辩论的认识。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又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见梁惠王时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接着孟子向梁惠王讲了一番大道理,提出“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汉代董仲舒的“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成为后世儒者的至理名言。董仲舒在其《春秋繁露》中提道:“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朱熹甚至认为“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他的学生北溪先生陈淳更明确地说:“义与利相对而实相反,才出乎义,便入乎利,其间相去甚微。……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因此,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洪秀全设计的“人间天堂”,康有为规划的大同世界,谭嗣同的仁学理想,孙中山企图“毕其功于一役”以实现三民主义社会的蓝图,章太炎、朱执信等人对零星的社会主义思潮充满兴趣,李大钊等人一度崇尚无政府主义,这些都是对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追求。为达到变革社会政治的目的,他们常常糅合中西文化,自觉不自觉地将民本思想与民主思想相混淆:康、梁等引进平等观念,比附于墨子的“爱无差等”,将西方议院制与中国古代明堂制相提并论;章太炎将现代地方自治看作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翻版;孙中山则将自由与中国人的“自私”相等同。

——摘编自徐杨《传统社会心理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变革思想的制约》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朱熹等思想家的共同价值观及其目的,并分析该共同价值观对中国产生的长远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孔孟等古代中国思想家相比,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价值观的特点,并说明此特点形成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中国文化经过了无数的起起伏伏。反顾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最可注意的是其兼容并蓄的胸怀,同时,若一个思想体系趋于独断,以致僵化时,常有内发的修正,使中国文化有更新的机会。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学自先秦诞生后,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逐渐异化,大概经历了三波变迁:帝制式的儒学、生活化的儒学、批判性的儒学

——摘编自林安梧《儒学转型一由“君子儒学"到“公民儒学"》

材料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国面临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在中共“十八大"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文化自信的时代文化背景下,有些学者主张从传统儒家文明中寻找应对危机的智慧。结果却形成极大的反差一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呼唤与市场条件下的冷落地位、儒学与儒者的积极“入世”与社会大众的冷漠对待、儒学本有的无尽的有价值的思想精华与应对当下危机的空泛乏力等等

——摘编自陆永胜《全球性危机下的儒学姿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儒学发展的阶段,分析这一阶段儒学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在当今社会构建文化自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