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哲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说:“我们当然想看看发明的力量、优点和作用。由此引出了无数变化,以致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似乎都不及这些机械性的发现。”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认为:“技术发明要比科学思想传播的更快更远。 ”

【资料夹】①13世纪初阿拉伯地理学家阿布•菲达所著的《地理志》是首次记载指南针用于航海的阿拉伯文献。②成书于1119年的《萍洲可谈》中写道:“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③阿拉伯人蒲寿庚于1241年至1252年在福建泉州任提举市舶,管理本地与海外贸易事务。④英国学者尼坎姆于1190年用拉丁文写的《论自然界的性质》记载:“当水手在海上航行,遇到阴天看不到阳光,或夜间世界笼罩一片黑暗时,不知道其船行方向,便将针与磁石接触。此时针在盘上旋转,当旋转停止时,针就指向北方。”⑤1096—1270年,欧洲十字军进行了八次东征,远达东地中海沿岸地区。⑥据史学家陈垣先生的考据,自924年至1207年,大食正式遣使中国39次。《宋史》载道:“开宝四年(971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阁婆、占城、浡泥、麻逸、三佛齐诸蕃并通贸易。”⑦明代隆庆年间,李豫亨写道:“近年吴越闽广屡遭倭变,倭船尾率用旱针盘以辨海道,获之仿其制,……始多旱针盘。”⑧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从发现磁石指极性到以人造磁针做成罗盘,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酝酿……表示这种技术原创过程的艰辛。而欧洲从对磁石指极性一无所知到12世纪末短时间内一下子跳到直接以水罗盘导航,没有技术原创过程的发展特点,显然是接受外来的现成经验后制造出来的。”


(1)在上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指南针的传播路径。(要求:写出传播路径并用具体材料佐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简评指南针应用的历史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据《礼记檀弓》记载曾子病危在床,侍奉的童仆在旁,看着他的竹席说:“这席子华美而光滑,是大夫才能享用的竹席吧!”曾子听到后,立刻要求扶他起来更换席子。席子撤下后,曾子尚未躺好就去世了。这反映出
A.贵族政治仍有较大影响B.私学兴起冲击等级观念
C.儒家对礼法秩序的维护D.转型时期文化基本定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历史文献对先秦至两汉不同时期儒生区域分布状况的记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献记载内容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共列录先秦时期儒生七十七人,其中齐鲁人四十五人,约占58.44%;卫宋陈楚吴人十二人,约占15.58%;秦人二人,约占2.60%;籍贯不明者十八人,约占23.38%。
《史记·儒林外传》共列录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三十九人,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约占71.79%;燕人、砀人、温人、广川人、雒阳人共计七人,约占17.95%;籍贯不明者四人,约占10.26%。
《汉书·儒林传》综合西汉一代著名儒生的区域分布,齐鲁人占45.60%,其他地区约占46.11%,籍贯不明者约占8.29%。著名的儒学学者中,有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甚至苍悟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辅(京畿地区)名儒约占总数的5.18%,三河(畿辅之地)名儒约占总数的5.70%。
《后汉书·儒林列传》东汉著名的儒学学者,齐鲁人约占36.36%,其他地区约占63.64%。其中,关中学者约占6.82%,河南、河内、南阳学者约占7.95%,会稽、九江、豫章学者约占6.82%,巴蜀学者约占10.23%。

根据材料指出从先秦到两汉儒生区域分布变化呈现的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022-05-10更新 | 485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所示是部分史籍中关于汉代“博士”的记载。这说明汉代“博士”的设置
记载出处
博士“(董)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汉书·儒林传》
博士“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汉书·成帝纪》
博士“学通行修,博学多艺,晓古文、《尔雅》,能属文章者”《汉官六种》
A.是治国思想多元化的表现B.反映了儒学受到挑战的现实
C.是文学艺术大发展的因素D.适应了加强国家治理的大局
2022-01-27更新 | 849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武帝时,在长安设太学,置五经博士,“以养天下之士”。据史料记载,武帝时学生仅50人,昭帝时100人,宣帝时200人,元帝时达1000人,成帝时增至3000人。太学的设立和发展
A.拓宽了官员晋升的渠道B.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要
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他作出这一论断主要是针对当时
A.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B.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
C.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D.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现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武威出土竹简记载,汉宣帝时期颁布法令“年七十以上,授王杖,比六百石”,“高年授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吏民有敢骂、詈、殴、辱者,逆不道”。这反映了西汉时期
A.“以孝治天下”的理念B.建立了完善的养老体系
C.人口增长使老龄化严重D.强调对地方控制和管理
2022-03-20更新 | 22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2(山东卷)
8 . 《戊戌奏稿》是1911年康有为逃亡日本后出版的其在戊戌变法期间的各种奏疏。康有为的有关奏疏,尤其是对开国会、设议院具体主张的奏疏,其真伪在学术界颇有争议。学术界有许多学者认为康有为在变法时期有许多伪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百日维新失败后,康有为所著《戊戌奏稿》中所收录的代替阔普通武所拟的《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所署时间为戊戌年六月)称: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据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十四年(戊戌年)七月三日军机登录档所载:“内阁学士阔普通武折,请设议院由……恭呈慈览。”阔普通武所上原折,至今仍完好无损。该折云:

“奴才窃思欲除壅蔽,莫如仿照泰西,设立议院。……拟请设立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群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外省由督抚代奏。可行者,酌用;不可行者,置之。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自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

另,《戊戌奏稿》中之《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在戊戌年军机登录档与军机录副、宫中档里均未见此折。但在《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却记载:

“内阁学士阔普通武尝上疏请开议院,上本欲用之。吾于日本变政考中,力发议院为泰西第一政,而今守旧盈朝,万不可行。”又云:“复生(谭嗣同)、敦谷(林旭)又欲开议院,吾以旧党盈塞,力止之。”


根据材料和有关知识,指出《戊戌奏稿》中《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是伪作的理由,并评述康有为对开国会、设议院态度的变化。
2021-03-17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记载,楚惠王的使者穆贺当面抨击墨子的学说是“贱人之所为”;荀子批评墨子的学说是“役夫之道”。这说明,墨子的学说
A.反映了平民阶层的要求B.抑制了统治阶级的暴政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阻碍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