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4 道试题
1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对当时社会问题的主张。该表内容反映出当时
学派代表人物解决途径
儒家孔子、孟子“为政以德”、“克己复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道家老子、庄子“道法自然、无为自化、应物变化”
法家韩非、商鞅“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
A.社会发展助推文化转型B.多途径解决国家的治理问题
C.各家学说出现融和趋势D.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以后,雕版印刷的图书数量逐渐超过手抄、石刻拓印等方法制作的图书,从前分散于民间的只刻印一些日用小品短文的小作坊逐渐发展为集中大规模地印刷成套经典书籍的大工坊。这些变化
A.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传承B.阻断了儒学世俗化趋势
C.推动了造纸技术的革新D.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宋时期,女性改嫁之风盛行。太祖之妹初嫁米福德,守寡后再嫁高怀德;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长大后才归宗。南宋以后,礼教之风渐趋严厉,再无皇亲公主多次下嫁记载,民间再婚现象日渐式微。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理学从影响有限到地位巩固B.女性贞洁观深入人心
C.重农抑商政策历史成效显著D.理学呈现世俗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从荀子开始,儒学出现了由“道”向“术”转化的趋势。在理想与现实中,荀子一改孔孟“从道不从君”的做法,主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这种变化表明儒学
A.与法家思想日益融合B.政治实用性明显增强
C.其民本思想逐渐弱化D.思想保守性逐渐显现
2020-12-01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文登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B.法家思想的至尊地位
C.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D.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2020-03-08更新 | 37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小说在魏晋时期以描述奇人怪事为主,元末明初出现了弘扬历史英雄人物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明清时期商人、市井游民和妇女常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些变化说明我国古代小说
A.呈现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B.元末明初小说逐渐走向没落
C.内容虚构对历史研究无价值D.全面体现了古代文学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高考录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下表数据变化反映了我国
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01年
高考录取率(%)4.86.128.724.65772.3

A.高等教育已经普及
B.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
C.高考录取历经波折
D.高等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
8 . 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辞藻华丽、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这种变化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普遍迅速发展B.为了丰富不断发展的文学艺术形式
C.是汉字发展由繁到简趋势的产物D.适应了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
9 .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B.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C.儒家思想的不断完善
D.通俗文学逐渐平民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6-11-27更新 | 644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