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朝鲜古代哲学家奇大升与同时代的李滉进行了长达8年的 “四七之争”,李滉认为,孟子提出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发于形而上之纯理,而《礼记》中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则直接发于形而下之气,并认为气随理发;而奇大升却认为“四端”是“七情”的部分,“四七”同质、皆发于理。由此可见(     
A.奇李发展了孟子的思想B.朝鲜非常欣赏理学
C.理学对朝鲜有较深影响D.朝鲜思想学术混乱
2022-09-26更新 | 679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98年7月,光绪帝批准总理衙门的《遵旨筹办京师大学堂并拟开办详细章程折》。章程由梁启超起草,规定:“各省学堂皆归大学堂统辖”,学堂培养“非常之才”,教学内容应“中西并重”。该学堂的建立(     
A.反映出维新变法的有序推行B.有利于传播维新思想
C.说明当时旧式学堂普遍衰落D.旨在变革旧政治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4年,梁启超撰写的《新大陆游记》充斥着对中国固有传统的批判精神,渴望“向西方求真理”,1920年,梁启超撰写的《欧游心影录》则是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端有所洞察后,发现中国智慧具有治疗现代病的启示价值。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变化缘于(     
A.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B.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
C.民主革命形势的变化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警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2022-09-08更新 | 7322次组卷 | 54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练)
5 .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公共广场。如著名的威尼斯广场(如图),不仅有造型丰富的建筑群,且有碧海蓝天的自然环境,平日市民在此放松心情,节日在此兴办庆典,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据此可知,当时公共广场的出现(     

A.改变了宗教建筑主导地位B.丰富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
C.照搬了古代希腊建筑理念D.标志着近代建筑开始兴起
2022-09-08更新 | 324次组卷 | 6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1501年的教皇敕令中警告:“只要印刷术让无害目受到审查的书籍进一步传播,那么它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如果它使有害的作品也广为流传,那么印刷术也可以是有害的。因此对印刷术的控制是极有必要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技术进步促进思想解放B.印刷业发展受教会控制
C.教会主导文化发展方向D.教皇理性地对待印刷术
2022-09-06更新 | 638次组卷 | 6卷引用: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备考必刷题(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隋唐书法艺术难以超越B.国家统一促进文化交流
C.君主开明有助艺术繁荣D.对外开放利于艺术多元
8 . 意大利人阿尔贝蒂(1404—1472年)说:“那些依靠我们勤劳所得的东西,难道是命运所给予?不,这绝不是命运的力量。命运不能战胜不甘心失败的人,只能给顺从她的人戴上枷锁。”这一言论(     
A.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B.奠定了宗教改革基础
C.宣扬了启蒙运动理念D.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
2022-09-01更新 | 561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14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亮点练】-【过高考】2023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单元复习课件与检测(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元杂剧的创作出现了独特的现象,其剧本多以大团圆为结局,悲苦的结局极少出现。这表明元杂剧(     
A.市场化创作倾向明显B.宣扬了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
C.促进了戏曲走向成熟D.彰显了文人阶层的情致意趣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     
A.造纸术的革新B.雕版印刷的应用
C.抄书人数的增多D.科举取士的需要
2022-08-30更新 | 388次组卷 | 4卷引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选必3-2023届高三一轮课时练习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