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体现了
A.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
B.社会权势有所变动
C.分封制度的彻底瓦解
D.法家思想备受推崇
2 .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
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儒家(六艺)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支派103372110761220
篇数31239933692173686107403
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2018-09-06更新 | 629次组卷 | 39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三高二上册预习卷 测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儒学为尊,排斥了其他学说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后汉书·百官志》记载,“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土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表彰孝道及善行义举均属乡官三老之职责。由此可见,当时
A.基层治理渗透官方意识形态
B.社会救济程序完备
C.民间教化倡导多元价值观念
D.察举制度雏形出现
2019-07-17更新 | 439次组卷 | 22卷引用:第六单元综合检测-【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修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班牙学者受教皇委托,整理来华传教士的记载,参考各类中国书籍译著、欧洲中国学著作,于1585年出版了《伟大强盛的中华帝国史及其情况以及巨大的财富、宏伟的城市、政府和杰出的发明》一书。到16世纪末,此书以7种欧洲文字重印46次。这表明
①宗教改革后,欧洲新教教派向东方拓展势力
②此书比较客观地描述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特征
③当时欧洲需要关于中国社会情况的详细资料
④该书在欧洲广泛流行,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8-09-16更新 | 104次组卷 | 4卷引用: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选必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 “黩载”(正史不记载)。1902 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 系》,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小说这种地位的变化反映了
A.市民阶层的进一步扩大
B.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的扩大
C.小说政治功能日益突出
D.改良派政治立场发生重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
A.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B.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
C.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D.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
2019-04-27更新 | 568次组卷 | 30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综合测试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18-06-09更新 | 530次组卷 | 7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训练(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记载:“甲午以后,言维新变法者如狂,于是________、《湘学报》等……恶旧俗而维新之是求,如保中国不保大清,变君主以为民主之说,亦时有流露。”材料中“________”部分应为
A.《申报》
B.《时务报》
C.《民报》
D.《新青年》
10 .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从《尚书·禹贡》《山海经》开始,到《汉书·地理志》,逐渐形成了着重于记载山川、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设置的传统。这可以佐证
A.传统地理学的政治性B.古代科技的实用性
C.史地不分的综合性D.小农社会的狭隘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