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唐代服饰宽衣大袖、色彩鲜艳,多用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个性;宋代服饰修长、纤细、淡雅朴素,向着“禁欲”的方向发展。宋代服饰变化的原因是(     
A.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B.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淡雅之风
C.社会成员身份逐渐趋于平等D.儒家思想的变化影响了审美观念
2 . 14世纪,欧洲国家发生战争,士兵往往高喊“为了国王”。15世纪,法国女英雄贞德高呼:“为了法兰西,我无所畏惧”。这一变化说明(     
A.封建割据逐渐消失B.国王摆脱教会控制
C.近代外交制度建立D.民族认同意识增强
2023-01-04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922年,近代学者钱玄同在日记中回顾了自己20年来的思想变化(内容见下图)。该日记
A.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后社会观念的变化
B.体现了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艰辛历程
C.折射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
D.说明了作者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2022-01-21更新 | 37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古代某画家创作墨竹前,在自家院中种下许多竹子,细致观察竹子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下的变化。故他画的墨竹苍劲有力、传神逼真,外在形式美与内在意境美和谐统一。据此推断画家可能受到哪种思想的影响
A.孔子的“仁”和“为政以德”B.玄学“任其自然”和“无为”
C.“格物致知”和追求“天理”D.“工商皆本”和“经世致用”
2022-01-20更新 | 512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战国时期的"士"几乎与出身无关,可能来自贵族,也可能出身微贱,但他们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智慧或才能。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发展的需要B.个人发展的需要C.人才流动的需要D.百家争鸣的需要
6 . 《青年杂志》第1卷宣告“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4年之后《新青年》第7卷则宣告“我们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影响此变化的重大事件是
A.袁世凯复辟帝制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军阀割据的形成D.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021-01-24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816年全球性的低温袭击了欧洲等地方,广泛的农作物歉收使欧洲出现“粮食骚乱”,激发了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激……同时自然的阴强还影响到绘画的风格和文学的基调。这说明
A.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形成
B.自然界的重要变化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决定力量
C.自然界的重大变化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
D.受气候因素影响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2021-03-0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从1966年铺天盖地的“毛主席万岁!”到1984年悄然出现的“小平你好!。”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个人崇拜现象存在B.民众对领袖顶礼膜拜
C.人们思想逐步解放D.极“左”思潮依然残存
2020-09-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其目的应该是
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
C.帮助光绪皇帝了解世界形势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
2020-07-1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中国文化史论纲》中写道“……苏轼《东坡题跋·书吴道子画后》赞曰:‘诗至于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中唐以降,文艺又有较大变化,所谓‘元和以后,诗道浸晚’(胡应麟《诗薮》),宋代承其变而对理趣的追求,也标示了艺术与时俱进的审美特征。” 作者旨在说明
A.唐朝文化高度繁荣B.中唐以后文艺衰落
C.理学影响文艺发展D.文艺是时代的产物
2020-07-04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