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9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A.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B.法家思想的至尊地位
C.中国古代思想的多元化趋势D.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2020-03-08更新 | 373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崇真中学和乐余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表(%),造成变化的原因是
A.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D.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2018-11-24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徐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抽测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示意图,据此可知()
A.古代中国发达的农耕文明催生了高度发达的传统科技
B.中国古代科技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学、地学、农学等领域
C.受西方近代科技的冲击,中国明清科技发展迟缓,最终被西方超越
D.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地位变化体现了由领先到落后西方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6-11-27更新 | 644次组卷 | 39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历史学家指出:“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人们能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是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对此表解读错误的是
官办%民办%其他%不明%
宋代15.2870.69014.03
元代17.2361.150.3321.29
明代57.2129.840.2412.71
清代56.6724.110.5618.66

A.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必然结果
B.宋代民办书院的繁荣与理学的发展有关
C.民办书院比例下降制约古代文化的发展
D.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出加强的趋势
7 . 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经历了由唐诗到宋词,由元曲到明清小说的演化过程。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     
A.贵族化B.文人化C.通俗化D.政治化
2022-07-06更新 | 570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上冈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9 . 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
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战国时期思想环境相对自由
2021-09-09更新 | 1301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栟茶高级中学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个人主义”思潮盛极一时,欢迎“莫拉尔小姐”即“道德伦理革命”的大有人在,其热门程度足以和“民主”“科学”构成三足鼎立的态势,随后却迅速被边缘化。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青年追求个人幸福和个性解放B.民主与科学思想影响深远
C.传统伦理和国家危难双重作用D.各思想流派呈现融合趋势
2020-12-25更新 | 492次组卷 | 14卷引用: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