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下列文学形式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赋——诗——词——话本——小说B.诗——赋——词——话本——小说
C.赋——词——诗——话本——小说D.词——诗——赋——话本——小说
2020-11-1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诗经》中,相比于“雅诗"的醇厚雅正,“颂诗"的庄严肃穆,“国风"可能更为幽怨,更尖酸刻薄,更爱的痴狂、恨的撕心裂肺,更鲜活,也更贴近于人。这体现《国风》
A.主要描写人的内心世界B.蕴含着人文主义的精神
C.揭示了奴隶的日常生活D.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下列有关苏轼叙述正确的是(  )
①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以词说理②以诗入画,被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③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以行书名世④概括山水画“诗画本一律”的特点
A.①③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020-10-17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代科举以诗歌作为科举取士的重要手段,很多当朝的历史事实和典章制度都被用来命制成试诗题目。考生在诗歌内容中,对史事和制度作了比诗题更为详尽全面的阐发。据此可知,试诗制度
A.制约了唐代诗歌的发展B.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境界
C.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求D.突出了诗歌创作时政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
A.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B.“六经”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
C.汉代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D.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元朝文人赵孟頫在诗中写道:“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这首诗可以用来研究火药的
A.出现时间B.制作方法C.技术传承D.功能用途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成书于公元前9世纪以前的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诸神既有神的特性,又与人同形同性,有人间的喜怒哀乐……也许这正是诗人的理想,要按照“神”的样子塑造人:既有人性的丰满与热情,又具有“神”的力量与克制。这说明
A.神学对古希腊历史影响深远B.人文主义精神源远流长
C.反对教会的统治任重而道远D.神学思想禁锢社会进步
9 . 西汉名臣丙吉起自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名臣黄霸少学律令,后“从夏侯胜受《尚书》,力行教化而后诛罚”,终以循吏闻名。两人的经历反映了汉代
A.儒学独尊地位已经确立B.呈现儒法思想的结合
C.儒学助推官吏能力提升D.法家思想不符合潮流
2020-06-10更新 | 1190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一中、磁县一中,邯山区一中,永年一中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汉初受到重用的黄老经典有“兴贤”一说。在中大夫陆贾所著《新语》中,《辅政篇》专论“用贤”;素来鄙儒轻士的高祖,不仅接受了陆贾“读《诗》《书》、行仁义”的建议,还把尊贤理解为用“猛士”。可见,“兴贤”说
A.顺应汉初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B.推动了儒学独尊地位的巩固
C.为官僚政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D.表明儒家重视培养经世人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