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善画竹,为了迎合顾主的喜好,他画竹常常在不同情境下寓意有别,或表长寿吉祥寓意,用于祝寿;或代表竹竿,表向往隐居生活。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文人画逐渐走向衰落B.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C.传统绘画日益商品化D.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2021-04-15更新 | 256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     
A.奴隶制度全面崩溃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社会动荡矛盾尖锐D.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3 . 杰里·本特利说:“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教会及其高级教职人员深陷西欧的政治事务之中。但是,政治阴谋连同教会日益增加的财富和权力,也培植了贪婪和腐败,削弱了教会的精神权威,使其在面对批评时软弱无力。教会人员公然的享乐主义和粗俗的功利主义进一步凸显了他们对基督教理想的背叛。”这一社会现象是
A.文艺复兴的结果B.宗教改革的背景
C.科学革命的条件D.启蒙运动的影响
4 . 1956年8月,遗传学座谈会在青岛召开。与会领导明确表示:全部摘掉过去强加给生物学家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的各种政治帽子。该座谈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双百”方针的提出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D.“左”倾思想的根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大江大河》讲述了1978到1992年间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都来自广东、福建B.城市改革与开放区同时间开始
C.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于1988年D.南方谈话核心是社会主义本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 11 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我国至迟到明代火药已运用于军事D.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2020-11-17更新 | 106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普通班)
7 . 宗教改革是各式各样的人怀有各式各样的动机的产品。只是到了最近的时候,我们才开始认识到宗教上的不满在这场巨大的风波中只起到多么小的作用,而它实际上是一场无可避免的社会的和经济的革命而伴有一种微弱的神学背景。材料表明宗教改革的原因是
A.人的各种各样的动机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罗马教廷的桎梏搜刮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2020-06-25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蒙古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游士纵横捭阖,为了博取人君之信任,争取发言机会及生存空间,他们多讲究论辩之术,由此产生了诸多流派。这一现象产生的大背景是
A.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化
B.中央集权局面的出现
C.封建土地制度的确立
D.知识分子阶层的兴起
9 . 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A.“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2019-10-16更新 | 1045次组卷 | 7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宋代的士大夫大都抱有“得君行道”的期待,希望从朝廷发起改革,实现其政治理想。明代的士大夫则转向“觉民行道”。如王阳明强调:“须作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政治体制的日益僵化
B.市民阶层力量的兴起
C.儒学逐渐走向思辨化
D.早期启蒙思想的传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